(通讯员唐双 李悦闻 文婧)从二本学校到211重点大学,从电子商务到环境工程,环境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侯庆秋在北京一所二本大学度过了两年时光后,他决定放弃学习,重回高中,再读高三,最终进入我校学习。他坚信是理想让他选择了新的生活方向。
从迷茫到坚定 坚持走自己的路
2011年9月,侯庆秋考取了北京一所二本学校,学习电子商务专业。在谈到自己对这个专业的看法时,他毫不掩饰地说:“这个专业大多是跟计算机挂钩,但我并不喜欢跟计算机有关的东西,相较而言,我更喜欢与人打交道”。
由于对所学专业好感度太低,在大一时,侯庆秋主要从事一些社会工作,比如校园代理、高三文理科家教、产品销售等等,这样的经历也让他认识了一些事业较成功的社会人士,开始了解到社会上严峻的就业形势,并且被当时学校里一个大四学长重新复读考大学的经历所感染,大二结束后,19岁的他选择退学,“虽然在时间上自己比别人晚了三年,但是用三年换一辈子是值得的,”他说。
回到家乡,爸妈起初并不理解侯庆秋的想法,在多次交流后,爸妈给予了支持。他立刻自己找学校并与校领导交流,最终选择了家乡的一所市重点高中。刚开始班级的学习进度很快,侯庆秋略感吃力,但他没有放弃,而是稳住心神慢慢追赶,每天在书上标注知识点,在一个月内,成绩竟提高了180分。即使是在复读班,侯庆秋仍是班长,只要是他管纪律,教室里就会很安静,这也显示了他极大的威信,为日后的第二次大学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理想而勇敢 复读考取地大
奋斗一年,他钟情南方,因学风选择我校,最终就读了我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对此他感觉很满意,“读大学,应该看自己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并为之奋斗,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
基于这样的想法,侯庆秋认真学习落实专业知识,专业成绩不错。但他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喜欢研读国学经典,在学习生活中,他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担任年级组长并在同心社承担秘书部工作。侯庆秋认为学习和做人一样,都可以归结到思维变化。“解一道题如果用常规的方法解不出,就要转换思路了,为人处事亦是如此。”
“我如果只是为了生活,不用上大学也可以,我上大学是因为理想。”对于未来,他的理想是可以留在学校做一些学术工作,他希望自己保研成功,但不会花费时间考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路。读两次大学是命运带来的历练与成长,我们总会在某处驻足,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表示:通向未来的路有很多,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所经历的也不一样,他相信自己做出的选择是对自己负责的。
上一篇: 方浩荣获“湖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
下一篇: 信息工程学院举行春季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