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徐燕)“阿姨回家了吧,怎么样?旅途一切安好吧?”近日,一条来自阳新县乡村残疾代课老师张挥林的短信,牵出了我校退休教师张恩世、马惠坤夫妇和张挥林长达6年的爱心资助之旅。
张挥林1978年出生在阳新县富池镇沙村这个偏僻的穷山村,考上大学不久被诊断患了强直性脊柱炎,无法继续完成学业,回到了家乡,在床上一躺就是6年。2004年,张挥林被破例聘为沙村小学的代课老师,薪水仅有300元。他把每月300元工资分为三块:50元交生活费,50元买镇痛药,200元积攒起来期望把原来的辅导班创办为一间电教室。2007年,他被评为“中国乡村百杰优秀英语教师”,2008年,他荣获“中国青春梦想奖”和“湖北五四青年奖章”。
张挥林的事迹见报后,感动了当年74岁的马惠坤。夫妇俩商量后,他们决定帮张挥林一把。几经周折,张恩世夫妇终于和张挥林联系上,此时已是2009年元旦。张恩世夫妇精挑细选为张挥林买了一套西服,并寄去一封充满鼓励话语的信和200元。张挥林内心充满感激,收到来信和礼物的当天就写了一封回信。2009年春,张恩世夫妇得知张挥林借钱读大学的消息,当即表态要全力支持他完成学业,第一次的学费就花去两人近一个月的退休工资。2012年起,马惠坤为了保证能及时与张挥林取得联系,每年为他的手机充足话费,并不定期为他寄去衣物。去年末,马惠坤为他寄去1000元,今年初又为他寄去一包衣物。
张恩世夫妇不仅在物质上帮助张挥林,还经常帮助张挥林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马惠坤经常去看望张挥林,鼓励他战胜病魔。2009年2月,马惠坤还将载有张挥林事迹的报纸寄给了洪湖中医医院院长、全国类风湿病专家周祖山,周祖山被马惠坤的热心快肠深深感动,他为张挥林免费寄药物,不断为他调整治疗方案,并面对面为张挥林做了一次义诊,鼓励他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
如今,在马惠坤及其他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张挥林已经成立了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了孩子。当记者问起帮助张挥林的初衷时,马惠坤说:“上世纪50年代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四川康定师范学院,有着与张挥林极为相似的经历,对他很敬佩和感动,帮助他也是为了向社会传播一点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