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两会代表委员对话师生共议青春使命

发表时间:2025-04-07作者:网站编辑:焦思勤来源:地大新闻网点击: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罗智霖 孔繁烨)当两会代表委员与大学生对话,畅谈青年使命,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近日,我校公共管理学院举办以“聚焦两会新蓝图,挺膺担当公管人”为主题的党团共建学习活动,邀请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为师生深入解读两会精神。校团委副书记刘文龙,学院党委副书记龚丽及学院师生参加活动。

三位全国两会代表结合自身履职经历,以青年成长为纽带,围绕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等热点议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他们用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与青年学子对话,传递两会精神,为青春实践指明方向。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的每一份提案都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海西州住建局局长金花展示着随身携带的调研笔记,泛黄的纸页间记录着34件提案的诞生轨迹。从特高压输电通道规划到盐碱地综合开发,她的建议始终紧扣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作为深耕基层的少数民族干部,她寄语青年:“要做信念坚守者、青春奋斗者、文化传承者。青年是祖国的春天,要在新时代的沃土中扎根成长,希望你们既能胸怀‘国之大者’,又能俯下身段倾听草原的声音,用专业知识守护绿水青山。”

“这幅《归》的灵感,源于一只误入校园的雪豹。”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门源县第二中学教师郭金萍展示着自己创作的祁连山生态主题彩墨画。作为“双减”政策的践行者,她带领学生开展“生态研学进牧区”活动,通过绘制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设计环保主题美术课等创新形式,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基础教育,相关成果被纳入青海省中小学乡土教材。“高校应培育既能扎根基层、又具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郭金萍说,“你们笔下的每一道色彩,都可能成为唤醒生态意识的种子,在青春的画板上绘就美丽中国。”

“这237份牧民手写建议,是我履职的‘金钥匙’。”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门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孔庆菊展示着珍藏的建议本,其中关于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已被采纳实施。她向同学们展示最新收集的生态保护影像:“这是祁连山冰川消融监测数据,这是青海湖湟鱼洄游影像……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她寄语青年:“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希望你们带着问题意识去丈量祖国大地,用脚步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在场同学向三位代表踊跃提问。“作为连任两届的政协委员,您认为在履职过程中最需要坚守的初心是什么?有哪些难忘的履职故事可以分享?”“您认为‘两会精神’中最值得青年学生关注的关键词是什么?”代表们紧扣时代发展与社会认知,用实践智慧解答同学关切,既提供理论指导,又传授自身经验,为学生指引理论的实践坐标,为使命担当注入思想动能。

现场同学结合专业实际,交流感想体会。学生代表分享自身参与防汛救灾等实践经历,讲述应急管理专业的社会担当,呼吁“以专业素养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同学们纷纷表示,将立足专业所长,加强自身综合素质,践行“天下为公,善治以管”的院训精神,把青春奋斗融入国家建设责任使命。

龚丽表示,同学们要心怀“国之大者”,主动肩负时代使命,既要潜心钻研专业知识,更要走出校园、扎根基层,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刘文龙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青年学子要深化专业认知,担当时代使命,将个人学习融入国家战略需求,在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发挥专业价值。(编辑 焦思勤 审稿 陈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