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热爱与坚守照亮地质梦想:李四光优秀学生奖获得者群像扫描

发表时间:2023-05-08作者:网站编辑:程晓龙来源:地大新闻网点击:

地大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宁泽政 黄薇霞 谭李芬芳 谭书铭)近日,第十二次、第十三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我校地球科学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代旭获第十二次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地球科学学院2017级本科生刘一龙获第十二次李四光优秀大学生奖;地球科学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钱煜奇获第十三次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羽初获第十三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奖提名奖。他们对科研保持着高度热情和专注,在不断探索中,收获了学习与研究的喜悦。

代旭:卧薪数年,只为窥世界之貌

55B78

代旭是地球科学学院2018级博士生,目前在法国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代旭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菊石的演化,研究成果两次助力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表了23篇SCI论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8篇,包括著名期刊《科学》等。


代旭2012年考入我校,在大一下学期学习《普通地质学》时,被宋海军老师在古生物学科研中的有趣经历深深吸引,很快加入到他的科研团队,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古生物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他刻苦努力,大学四年合理规划时间,怀着对古生物学的热爱在探索路上越走越远,先后参加了高徒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寻找李四光”计划等,学业成绩在专业中名列前茅,获得了保研资格。2016年本科毕业后,代旭正式投入宋海军教授门下,开始参与早三叠世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研究课题。


古生物学是存在于生活中的课程,仅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足概括这门学科的。正因如此,代旭将书本知识作为端点,用生活不断延长古生物学这条射线。2014年到2019年,代旭在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区采集了上万块化石,收集的化石部分捐赠给了逸夫博物馆,承担了修复化石标本的重要任务。在日常生活中,代旭还给学生讲解博物馆的化石知识,激发着他们去探索亿万年来生物演化的奥秘。


科学探索永远在路上,代旭每年都会去华南或西藏采集化石,野外工作会遇到许多惊喜,2018年在贵州野外,他发现了贵阳生物群中的顶级捕食者腔棘鱼化石。探索路上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9年代旭和队员,在西藏被困在荒野一天一夜才摆脱困境。正如代旭最喜欢的一句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样,代旭凭借豁达的心境和对古生物学的热爱使他在科研路上越走越远。


从古生物学的小白到业界新秀,一路上代旭经历过发现化石的惊喜,被困于荒野的恐慌,被退稿的失落,获奖时的惊喜。他说:“边界之外充满了未知和惊喜,同时也可能伴随着失败和沮丧。实验可能非常成功,验证了自己的假设;也可能完全超出预想,获得意外的惊喜;也可能什么都没有,失败告终。这是科研的常态。保持内心的热爱和执着,终会有拨云见日的时候。”

刘一龙:用心钻研,奔赴热爱

34C4D

刘一龙是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目前为我校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已申请硕博连读。兴趣使然,他怀揣对地质学的热爱,踏上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的研究旅程。他勤学善思,提升自我;他一丝不苟,苦心钻研。他以奋斗的姿态,擦亮了青春的色彩。


“地质学是在大地扎根的学问,局限于课本知识出不了真正的地质人。”刘一龙这样认为,也是这样做的。他走出课本,走近山头,不断丰富野外实践经历。为了找到珍贵的鱼类化石,他踏遍了武汉周边,足迹遍及湖北、浙江、新疆等地,采集了大量的化石标本。在秦皇岛、周口店和秭归实习期间,刘一龙吃苦耐劳,表现突出,获得院级“优秀实习生”荣誉。只有打下了扎实的地质基础,地质科学研究才能行稳致远。


刘一龙刻苦勤奋,合理规划时间安排,从未有一刻懈怠过对自己的要求。他热爱科学、酷爱地质,在系统全面地学习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他努力拓宽知识面,凭借着刻苦钻研的学习劲头,学业考评中成绩名列专业前茅。


大二下学期,刘一龙开始接触志留纪—泥盆纪的古鱼类研究,期间困难重重。但好奇和兴趣让他越战越勇,并自学了分支系统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和软件操作方法。他在导师龚一鸣教授和纵瑞文副研究员的指导下,对新疆西准噶尔地区泥盆纪的节甲鱼类化石和武汉地区志留纪盔甲鱼类化石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发现了距今约4.35亿年的古鱼类化石,打破了武汉地区鱼类化石最早出现于约4.35亿年前的记录,当时认为该属种代表了最早的真盔甲鱼类,把真盔甲鱼类历史提前了约200万年,该项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系统古生物学报》。本科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EI论文2篇,申报并获批了“华南志留纪-泥盆纪盔甲鱼类的时空分布及其环境响应”和 “新疆西准噶尔晚泥盆世鱼化石研究”等四项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在项目的支撑下,相关研究成果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一路走来,刘一龙专注严谨,用尽全力去探索。他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立志投身科研,讲好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的故事。他认为,做科研首先就要学会坐冷板凳,要有韧劲,有勇气。

钱煜奇:遥望苍穹,逐梦“嫦娥”

1AA2B

钱煜奇是地球科学学院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专业2017级博士生,目前在香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星地质与火山学。


钱煜奇2013年考入我校地质学专业,进入地质学基地班学习,四年的本科学习,让他具备了扎实的地质学基础。2017年,他直博保送我校研究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讲座中了解到行星科学研究所肖龙教授团队在做探月相关研究。从小有着探索宇宙梦想的钱煜奇,连夜给肖龙教授写了一封自荐信,最终进入肖龙教授团队,开始了追梦“嫦娥”之旅。


2017年至今,钱煜奇在导师肖龙的指导下,参与多项嫦娥五号相关研究,他在嫦娥五号着陆点预选、模拟月壤研制、返回样品分析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型成果,以第一作者在《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地球物理研究通讯》《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这些论文一经发表,就被嫦娥五号样品分析论文多次引用,助力实现嫦娥五号任务的科学目标。


钱煜奇介绍,自2020年我国带回嫦娥五号月壤样本,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嫦娥五号带回了月球原样返回的年轻的月海玄武岩,这一类样品以前从来没有返回过,为研究月球其他地区的玄武岩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地面真值。他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嫦娥五号的样品,之后也将继续从事主要基于嫦娥五号的样品研究,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宇宙探索浩瀚无边,脚踏实地方能稳步前行。钱煜奇也在逐渐深入的研究中不断进步,他认为,科研之路上,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坚守科研的初心,一定会有所获。


4月24日,2023年“中国航天日”活动启动,钱煜奇来到现场。能够参与其中,他感到非常自豪。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爱航天事业,他感到欣喜。他希望未来更多和他一样从事行星科学研究的学子不断奋进,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他说,学弟学妹们无论就读什么专业,无论在什么领域奋战,都能将个人的成长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勇于创新、担当作为,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和智慧。

刘羽初:与古生物“交流”,探索昆虫世界之谜

35869

刘羽初是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隐翅虫化石的形态分类学和生态地理演化。刘羽初在三年研究生涯中刻苦钻研,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发现了五个新物种,描述和报道了华北义县组和缅甸下白垩统中的多个新化石标本,发现了4个新属5个新种,建立了隐翅虫化石数据库,是令人赞叹的“昆虫猎手”。 她与甲虫化石“交谈”,为研究甲虫的早期起源和演化过程,预测未来生物变化提供了科学凭证。


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时,刘羽初有些迷茫无措,不清楚未来的方向,在导师田力是鼓励与指导下,她弥补了在本科时期没能参与科研的遗憾,也确定了对古生物学的兴趣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三年研究生学习,她全身心投入到中生代时期白垩纪的隐翅虫化石研究中,她查阅了千余篇相关研究报道文献,建立隐翅虫化石数据库,发现了原蚁甲亚科和伪隐翅虫亚科等最早的化石记录。


刘羽初说,将已经发现的化石标本和现生昆虫对比鉴定的过程是有趣的,但科研的过程困难重重,比如首次进行全英文论文撰写,她很不适应,磕磕绊绊,通过不断地训练,之后英文论文撰写流畅很多。不断重复的研究过程,难免会枯燥,刘羽初给自己加油,“最重要的是稳住心态,在不断的积累和试错中,收获更多的新方法新知识”。


刘羽初提及学习和科研经验,她说勤能补拙,要敢于开拓新思路,不断试错尝试,“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去做”,一步一个脚印,终将摘取科研硕果。

(编辑 王俊芳 审稿 陈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