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长江日报】十年攀登十年心 节水优先武汉“行”

发表时间:2024-03-15作者:网站编辑:孙彦钦来源:地大新闻网点击:

2024年的春天,意义格外不同。

2014年3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就水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强调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

走过新时代治水十年的非凡历程,武汉节水创造了全国瞩目的成绩:2023年武汉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4年分别下降48%和40%;非常规水利用量由2.2亿立方米/年增长到4.65亿立方米/年;累计节水量6.25亿立方米;企业、单位、小区节水单元载体创建1000多家,连续三次以高分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节水优先”方针的提出,为节水事业的“先行”之路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十年来,武汉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努力把水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和竞争胜势,为武汉构建节水优先、绿色发展新格局提供坚实的支撑。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砥砺奋进,十年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对“节水优先”方针的生动诠释和精彩注脚。

■ 重塑顶层设计 构建丰水城市节水新格局

水润民心,泽被万物。

党的十九大“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的提出和《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的出台为节水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引擎驱动。

随后,武汉积极探索和推进节水行动,《武汉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武汉市节约用水“十四五”规划》《武汉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实施方案》等一批相关方案、规划陆续出台,围绕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和科技创新引领五大重点行动稳步实施。

武汉市在用水总量强度双控方面成绩斐然,GDP十年间翻了一番,而年用水总量稳定在40亿立方米左右,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仅占全国平均值的40%和30%,这一骄人成绩的背后,凸显了节水制度刚性约束的显著成效。

节水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政策法规、管理机制的完善。十年来,武汉市先后出台、修订18部涉水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对《武汉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武汉市供水条例》《武汉市建设项目配套建设节水设施管理规定》《武汉市水平衡测试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进行修改完善,形成覆盖全面、务实管用的节水法治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国家与省级节约用水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以来,武汉顺势而为,汇聚各方力量,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节水工作体系,发改、财政、经信、教育、行管、宣传、妇联等多部门的加入,为推动国家节水行动提供有力保障。

勠力同心,久久为功。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节水型城市创建各项指标水平位列南方城市前列,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也取得了全面覆盖的显著成果。

■ 培育良好氛围 全民参与共绘节水美丽画卷

涓涓细流,汇聚磅礴力量。

过去的十年里,武汉市全域性、全过程、全方位地推进节水单元载体建设,从工业到高校,再到公共机构,每一个节水“小单元”都在为武汉这座滨水城市的全民节水“大图景”贡献力量。

工业提升水效

精打细算用好水

节水黑科技,让武钢有限成为“绿”巨人。

踏足武钢有限最新改造的“新三烧”生产线,这里旧貌换新颜,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该生产线在绿色生产领域的卓越表现,处于钢铁行业的前列。

“新三烧”生产线的转变只是武钢有限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钢有限还成功完成焦化、高炉等8个生产工序的冷却水系统改造工程,以及硅钢、冷轧等工序的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工程。同时,武钢有限的再生水输送给周边19个企业使用。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企业水重复利用率由2014年的78%提升至2023年的98%以上,吨钢新水耗量比2014年降低28.6%。

水是工业的血液。十年来,武汉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升至93.9%。数据的背后,是像武钢有限、中韩石化、长飞光纤、上汽通用等多家工业企业,着力推进节水技术改造、落实节水减排、竞速绿色发展赛道的体现。

激发内生动力

让高校拧紧节水“阀门”

走进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柑橘育种中心实验基地,金灿灿的柑橘缀满枝头,一排喷头正均匀地喷洒水珠。

华农不仅在农业节水采用喷灌、滴灌等方式,更是在各个用水环节推进合同节水管理。学校将校内6000多块水表全部更换为远程智能水表,建立三维节能监管综合平台,对用水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统计分析。

借助合同节水管理的创新模式来破解高校节水难题,是武汉市推进高校节水工作的一剂良方。武汉市创新性提出“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节水主题行动,实施高校节水减排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合同节水管理项目21个,总投资6400万元,48所高校创建为节水型高校,创建覆盖率达6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评国家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

关注点滴

机关争当节水排头兵

江夏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开展小改造,获得大收益。在办公区综合改造时,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因地制宜地推进雨水利用设施建设,每年可以节约绿化用水4000余立方米。同时,还非常注重空调冷凝水等非常规水的收集利用。正是这些点滴累积助力江夏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2023年成功申报国家级水效领跑者。

示范引领作用日渐显现,全市共建成省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765家,市、区级机关实现创建全覆盖。

从工业到高校再到机关,节水工作各责任部门同心并力,交出了喜人答卷,展现全社会节约用水的生动实绩。

变废为宝

推动再生水“大批量”应用

3月,北湖流域再生水利用工程(一期)建设现场打桩声阵阵,施工建设如火如荼。

该项目是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通过新建地下压力管道、提升泵站等设施,输送到青山区三家企业,供企业生产。项目完工后,将每天提供6.48万立方米再生水,每年能减少长江取水2300余万立方米,显著降低青山区工业企业对长江水和自来水的依赖。

隔江相望的汉口江滩中水回用站,也接入使用黄浦路污水处理厂优质中水,用于1至3期园区的绿化灌溉、水景观及路面冲洗等,相较于以往使用的尾水,不用再自行进行净化消毒,成本更低、时间更省,预计全年节约水费百万元。

近年来,为了提高城市水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武汉加快推进再生水利用,还对三金潭、龙王嘴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尾水水质达到景观环境用水标准,用于黄孝河、巡司河等城市河流生态补水。截至2023年,武汉市再生水利用率为30.52%。

■ 发展实干担当 节水“店小二”为企业跑出“加速度”

顺应时代,方可激流勇进。

计划用水经历了从“人工”到“信息化”管理再到现在的精细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变化的背后是管理服务能级和能力的跃升。

电脑上,节水管理人员只要动动鼠标,就能看到用水单位的“档案”,定额执行情况、历史监管档案、用水趋势分析清晰可见。

十年间,节水工作迈入“数字节水”阶段。武汉节水管理系统已是第三代,集成了数据分析、报警、大用户流量监测等功能,为节水管理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令人欣喜的是,全市计划管理用水户数增长40%,在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下节水工作游刃有余,所有数据一目了然,管理更高效、更便捷。

不仅如此,用水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用水计划调整,实行网上申报、递交材料,同时通过数据联通,做到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发挥数字化在节水管理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除了在管理上更新迭代,节水服务也做足“绣花功夫”。2023年3月,武汉长光电源相关负责人将一面印有“服务企业 敬业正直”的锦旗送到武汉市节水办,感谢工作人员一直以来细心热情的指导,帮助企业提升节水效能,降低用水成本。

武汉长光电源主要生产铅酸蓄电池,用水量起伏较大。为帮助企业节水,市节水办多次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用水计量管理,开展定额(计划)用水管理、水平衡测试、节水技术改造、节水统计分析,挖掘节水潜力。在市节水办的指导下,该单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5%,工业废水年回用量达到7000立方米以上。

近年来,武汉市将全市用水量10万立方米以上的用水大户纳入重点监控名录,实施过程化管理和服务,深入推进节水监管“五个全覆盖”。

■ 打造文化品牌 绵绵发力共绘节水新风尚

节水,人人有为,人人可为。

生活在长江边的武汉人,亲水爱水是天性,长久以来形成的城市水文化已经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公众的广泛参与成为武汉节水的最大亮点。

为了让“人人节水、人人惜水、人人爱水”的理念深植人心,武汉在建强宣传载体上下足功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各界参与的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重要节点,深度联合省、市直部门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主题宣传活动。同时充分调动全民参与节水的积极性,“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成员已达万人,累计组织大型公益活动300余场次;在百所高校组建节水志愿者联盟,深入企业、社区,带动节水减排活动开展;中小学开展“绿色学校”建设,在全市开展节水教育试点活动,节水新风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武汉节水科技馆是全国第一个以节水为主题的科技馆,被授予“全国中小学节水教育实践基地”“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武汉市国家安全教育基地”等称号,累计接待市民百万人次以上,与武汉科技馆、长江文明馆、横渡长江博物馆等展馆共同形成了水情宣教方阵;打造“中小学节水主题班会平台”,累计200多万人次中小学生参与其中;打造“节水社区居民宣传平台”,坚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节水活动;创新运用新媒体宣传平台,在全国首创《节水微课堂》系列节水科普网课,连续3年3部作品入选全国百部优秀科普微视频。

历史是奋斗者的坐标系,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过去十年,武汉节水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创造了历史性、全方位的节水成就,不断把国家节水行动推向深入。未来,市节水办将不舍锱铢寸功,不弃点滴微末,共担节水之责,一以贯之践行“两山”理念,厚植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底色,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策划:武汉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

撰文:王莎莎 刘婧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