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守心守信 创新争先:《地球科学》4获湖北出版政府奖侧记

发表时间:2023-10-18作者:网站编辑:孙彦钦来源:地大新闻网点击: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单超) 近日,由我校主办的期刊《地球科学》再度获得湖北出版政府奖,这也是该刊第4次荣膺该奖项。

湖北出版政府奖是湖北省级新闻出版最高奖,每3年评选一次,致力于表彰近年来湖北省推出的一批弘扬时代精神、具有湖北特质的优秀出版物,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

《地球科学》在广大学者专家的支持下,始终坚持面向地球科学领域科学技术前沿,以反映最新的、高水平的基础地质、应用地质、资源与环境地质及地学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任务,构建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以繁荣我国地质教育和地质科技事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主要目的,不断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

守初心牢记使命,守信念无惧挑战

《地球科学》于1957年创刊,1981年复刊。在历任主编王鸿祯院士、翟裕生院士、赵鹏大院士、王亨君教授、赖旭龙教授、王焰新院士的主持下,以及历届校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编委会成员以严谨治学、学风正派、坚持原则、处事秉公的方针指导办刊,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平台,将期刊打造成展示科技工作者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传播前沿科学知识和科学家精神的重要阵地、培养青年科研人才的有力推手以及促进作者、读者间交流沟通的家园。

《地球科学》创刊号(1957)

《地球科学》创刊号(1981复刊后)

《地球科学》2023年第九期封面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创刊号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23年第四期封面

创刊至今,刊发中国科学院院士署名文章达770篇,近200篇文章引用过百,近400篇下载过千。《地球科学》自觉肩负起发现培养人才的使命,关注青年科学家,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为广大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提供了优质的成果展示平台,是国内年发文量最高的地学综合类期刊。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期刊不定期出版科学家专刊,深入报道我国科学家的先进成果和突出事迹,先后刊发了李四光院士、袁复礼院士、於崇文院士、马杏垣院士、杨遵仪院士、董申保院士、曹添教授、潘钟祥教授的纪念专刊和李廷栋院士、赵鹏大院士、袁见齐院士、刘本培教授、王大纯教授的华诞专刊。其中,由编委金振民院士担任特邀主编组织的“纪念马杏垣院士诞辰100周年专辑”中,《纪念马杏垣先生》一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引发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提升了期刊学术影响力。

回眸《地球科学》杂志创刊以来走过的办刊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学科研实力的蒸蒸日上。同时,随着中外科技交流日趋频繁,我国科技事业逐步走向世界舞台、融入全球科技体系。期刊也目睹了我国科技论文外流所经历的冰封期、破冰期、加速期、问题凸显期。如何改变我国科技期刊事业长期落后于国内科技论文的发展水平的局面,在与国内外英文期刊的正面竞争中坚守办刊初心、明确办刊定位、提升科技数据资源的竞争力、打造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品牌,是摆在一代代办刊人面前的挑战。

为此,《地球科学》编委会在长期的办刊过程中,始终注重研判国内外地球科学各领域的发展趋势,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和时代潮流,积极调整期刊学科分布,优化内容结构,践行科教兴国的办刊宗旨。

为面向全球传播我国先进地球科学研究成果,《地球科学》编委会及编辑团队于1990年创办地球科学综合类英文期刊《Journal of Earth Science》,是我国高校较早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之一。该刊2007年起被SCI收录,2009年起与国际知名出版平台Springer合作,在境外发行电子版。经过编委及编辑团队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该刊的国际影响力连年稳步提升,在科睿唯安发布的2022年《期刊引证报告》(简称JCR)中《Journal of Earth Science》影响因子3.3,位列Q2区。2016年起,连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6年受到中国科协等6部委组织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2019年受到中国科协等7部委组织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点期刊类项目资助,是湖北省高校唯一入选重点类的期刊;2022年获湖北省楚天梯队期刊立项资助。

20世纪50至80年代,《地球科学》期刊的出版工作侧重报道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这期间的代表性文章有赵鹏大院士的《试论地质体的数学特征》、马宗晋院士的《论全球地震构造系统》;欧阳自远院士的《吉林陨石的宇宙线照射历史》;叶大年院士的《论矿物的光性异向指数》等。

20世纪90年代至今,《地球科学》及《Journal of Earth Science》(以下简称两刊)侧重报道先进的观测技术,如同位素测年、电子显微镜、超深钻探、对地观测、空间定位等在地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乃至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和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这期间的代表性文章有殷鸿福院士的《四川松潘东北寨金矿预富集过程中的菌藻成矿作用》;赵鹏大院士的《地质异常与矿产预测》《定量成矿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郝芳院士的《活动热流体对有机质热演化和油气生成作用的强化》;高山院士的《关于大陆地壳化学组成研究中某些问题的讨论》《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挥发组分演化的计算模拟及其意义》;王成善院士的《青藏高原含油气盆地分析及油气资源预测》;金之钧院士的《一种地层精细定年的新方法》《沉积盆地深部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成藏效应初探》;邓军院士的《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的理论格架与方法体系》《太古宙—元古宙过渡分界及成矿动力体制转换》;成秋明院士的《多维分形理论和地球化学元素分布规律》《非线性矿床模型与非常规矿产资源评价》;谢树成院士的《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有机质的一种新来源: 烃源岩晶胞有机质》《地球生物学方法与海相优质烃源岩形成过程的正演和评价》等。

2022年时任副校长赖旭龙教授、刘勇胜教授共同发布“地球科学领域70个科学问题”

近几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地学数据挖掘中的逐步应用,《地球科学》中英文版两刊也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交叉学科的发展,如地球深地、深海和深空,以及与人类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表层系统。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前沿热点出版专辑、专栏是《地球科学》近年来的工作重点。编委成员们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大政方针,尤其是关于科技期刊的相关政策文件。定期召开编辑会议,对国家科研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等进行实时跟踪,对地球科学相关专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走访,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组织专辑专栏,为《地球科学》争取优质选题和优秀稿源。近三年,期刊刊发了19期专辑,如: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在校庆七十周年前夕,以“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为主题,特邀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和校长王焰新院士组织发布了“地球科学领域70个科学问题”专栏;围绕国家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邀请编委和专家组织专辑出版;特邀肖文交院士围绕西北地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组织了“中亚造山带南缘构造与成矿专辑”。期刊聚焦国家重大基础民生工程,先后组织了2期专辑:“川藏铁路基础地球科学问题与灾害防控专辑”和“川藏交通廊道重大灾害防控专辑”;围绕新冠疫情与生命健康,2020年4月刊发了王焰新院士的《“同一健康”视角下医学地质学的创新发展》的文章,为新形势下医学地质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用行动凝聚人才,用创新谋求发展

有影响力且务实的编委团队,对于期刊的发展意义重大。《地球科学》不断强化学者办刊模式,动态调整编委会,组建青年编委会,并通过实地走访编委和定期召开线上编委会,激发编委团队向心力和活力。专家学者在办刊实践中的积极贡献,助力期刊高质量发展。编委们提出的增设期刊栏目、美化期刊封面、优化审稿流程、多渠道进行期刊宣传等建议,都在办刊过程中得到呈现。同时,编辑部的编辑们,也常年配合编委们奔波于国内外学术会议,在与学者们的对话交流中,提升自身对科技创新、前沿热点的选题和策划能力,提高期刊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地球科学》立足校内学科资源优势,站在高起点,树立新目标,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多措并举,有效保证了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期刊出版环节众多,除了选题策划、邀稿组稿、同行评议、编校加工、印刷出版等内容生产步骤,还包括多元媒体渠道分发、信息服务、品牌运营等。在信息产业日新月异的今天,读者对知识内容的“增值服务”也要求越来越高。要得到学术共同体的认可,需要期刊不断跟进前沿的行业技术手段,提供便捷化的知识内容服务和体系化的推广支撑。

因此,《地球科学》重视信息化建设上的融合发展。在投审稿阶段,期刊采用国际主流的Scholarone投审稿系统。在编校阶段,期刊使用方正数字出版平台实现刊网融合,自主进行数字内容的快速编校、出版和发布,且为每篇文章都配备了二维码,方便手机查询阅读。在出版阶段,为加快文章的刊出周期,期刊与知网签订首发协议,录用即预出版。在宣传推广阶段,除知网和期刊官网外,《地球科学》还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等渠道进行传播。

2022年,期刊创办《地球科学》青年学者系列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青年学者进行线上学术分享。截至目前,已开展16期,每期在线人数达2000人,该论坛已成为地学同行交流的又一重要平台。在增值服务阶段,期刊分学科领域建立学术交流群,及时分享期刊、学术和行业动态,群内学术氛围活跃,有效发挥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凝聚作用。

一本高水平的学术期刊,需要主办单位、编委会、编辑部、作者和读者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地球科学》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办刊初心,坚持结合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社会需求,衔接科技研究和科技信息传播,担负起新时代科技期刊的职责使命,勇于创新争先,谋求办刊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学校和学科高质量建设。(编辑 孙彦钦 审稿 陈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