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潘娣)6月21日,2023年我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南望山校区八角楼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副校长、我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华,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和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建伟主持。
会议听取了新专业申报汇报和拟撤销专业汇报。资源学院石油工程系主任蒋恕汇报了新申报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论证情况,他从社会需求、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学科支撑以及办学的必要性和差异性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宋小青汇报了地理与信息科学学院拟撤销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情况,他从专业的历史沿革、发展情况、社会需求与专业发展瓶颈、拟撤销原因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会议听取了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汇报。学校21个学院依次汇报了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各学院聚焦新时代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总体思路、修订重点和专业升级等方面,介绍了本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情况。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音乐学专业单独就校内外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改进情况汇报。
王华表示,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和人才培养单位履职尽责、不懈努力。他强调,要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各人才培养单位要切实做到对标对表,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对人才培养的协同联动作用,同时注重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快专业信息化迭代升级。
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童金南表示,各专业在修订培养方案时,需考虑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一体化的问题,要将专业建设与发展融入学校“强特色、入主流、谋跨越”的办学方针中,不断提升内生动力和优势特色。他建议专业动态调整要始终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将本科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
黄晓玫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各学院在此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付出的努力,经过近一年的走访调研、对标对表、专家评审和多轮修改,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较上一版有了较大提升。她指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构建数字时代地大人才培养的新体系,需要不断更新理念、武装思想,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上处理好强特色和入主流的关系,要把这次培养方案修订当作专业迭代升级的契机,认真审视自己的专业定位和服务面向。她强调,新版培养方案修订已进入定稿阶段,但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永远在路上,各人才培养单位要持续从课程供给上打通脉络,健全和完善课程管理,优化课程体系;要以跨学科交叉的思维、协同联动的思维、融合创新的思维、开门办专业的思维支撑学科专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做到准确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具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胆识和魄力,不断加强在同类专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编辑 程晓龙 审稿 陈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