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七秩荣光 谱写华章】充分释放人才强校能量 为“地大梦”提供强大动能

发表时间:2022-10-28作者:网站编辑:赵婧萱来源:地大新闻网点击:

地大新闻网讯 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地大梦”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石。建校70年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学校战略发展需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加大人事人才政策改革力度,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高效的人才政策,汇聚一流师资队伍,全力支撑学校事业快速发展。

系统谋划,推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2009年11月,学校首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强化人才资源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的理念,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确立“人才工作优先谋划,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的工作理念,全力建设“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充满活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2011年4月,学校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制定人才队伍规划,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施。

2012年7月,学校印发《“十二五”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确立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战略重点、实施措施及战略保障,提出采取“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举措、常规长的投入”引进和培育优秀人才,全力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2016年10月,学校《“十三五”事业改革与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教学科研单位引才育才的目标责任,增强引才、聚才、育才的内生动力,加大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与创新团队。学校实施《人才队伍、科学研究与学科协同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以学术创新平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构筑“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与交流”五位一体的学科建设模式,着力优化并完善我校人才队伍、科学研究与学科协同发展机制。

2018年5月,学校成立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宏观上把握人才发展战略方向、谋划实施重点人才工程、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进入新时代,学校全面贯彻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完善党管人才体制机制,奋力开创新时代人才工作新局面。学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增量、补短板、调结构、增活力”为主线,围绕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扎实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全校上下达成“人才强校、人才兴校”的共识,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坚定了“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

2021年,学校《“十四五”事业改革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在“十四五”期间实施“一流人才引育计划”“高水平团队建设计划”“博士后队伍倍增计划”“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深化教师评价改革,破解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人才成长保障,加速推进一流人才队伍建设。

学校“人才强校”战略成效显著,“十三五”以来,学校新增国家、省市级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204人,其中青年人才获各类人才计划支持比例达30%,人才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方面作用凸显,人才的科研贡献稳步提高,基金项目总量在地学类学科稳居第一,资助率名列前茅。

引育并举,持续完善人才工作体系

构建金字塔型的人才引进与培育体系。2010年,学校出台《高层次及其后备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人才队伍建设“摇篮计划”实施办法》和《人才队伍建设“腾飞计划”实施办法》;2012年,学校相继出台《师资博士后管理办法》《特任教授(研究员)、特任副教授(副研究员)岗位聘任办法》(以下简称《特任岗位管理办法》)和《“海外青年百人计划”实施办法》,与《高层次及其后备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相互衔接,构建了层次递进的人才引进和培育体系。

2015年,学校出台《“地大学者”岗位实施办法》,第二次修订《特任岗位管理办法》;2019年,学校第二次修订《“地大学者”岗位实施办法》,第三次修订《特任岗位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引进和培育体系;2020年,学校第四次修订《特任岗位管理办法》,打造贯通式人才引进与培育通道;2021年以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第五次修订《特任岗位管理办法》,构筑分类、分层评价指标,实施同行专家评议;同年,第三次修订《“地大学者”岗位实施办法》。10年期间,先后三次修订《“地大学者”岗位实施办法》,五次修订《特任岗位管理办法》,旨在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工作政策,构筑层次递进、结构合理的金字塔型的人才体系,营造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促进人才创新活力迸发。

“十三五”以来,学校通过“地大学者”岗位体系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共计623人。截至到2022年10月,培育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引进和培育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同等层次人才32人,引进和培育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其他同等层次人才59人,引进和培育湖北省人才计划入选者110人。

推动实施成建制引进创新团队计划。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团队建设,持续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实施学术创新基地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创新团队”项目;实施学科团队培育计划、“111引智计划”团队建设计划等,响应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社会和行业发展,实施有组织的科研创新。发挥团队在人才引进与培育工作中的磁吸效应,“以才引才”,汇聚海内外青年人才,实现人才倍增效应。积极整合挖掘团队的外部资源,通过团队建设推进高水平、高质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依托团队培养创新拔尖人才,鼓励青年人才加入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依托团队培养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学校结合高水平团队建设,承担建设7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基地,有效促进了海外高层次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融合。

近年来,学校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学科发展需要,相继引进紧缺矿产资源团队、自动化学科团队、生命分析化学团队、地震学团队、纳米材料科学团队、地球感知与计算研究团队等10余个团队,推动了学科跨越式发展。

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打造师资队伍“蓄水池”。作为全国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大学之一,学校持续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稳步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把优秀博士后作为师资补充的重要来源。2010年,学校出台《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2012年,出台《师资博士后管理办法》,将博士后作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蓄水池”;2019年,学校修订了《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通过实行“分类招收、多元评价、提高待遇,加大激励”等举措对博士后相关政策进行了优化,稳步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

“十二五”期间,学校新增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十三五”期间,学校再增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5年,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全国博士后综合评估工作中,被评为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0年,“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到2022年10月,学校现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门类,现有在站博士后354人。

与时俱进,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

有破有立,深入推进人才综合评价改革。“十三五”以来,学校探索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建设。多次修订《地大学者岗位实施办法》《特任岗位实施办法》《博士后管理办法》等人才工作政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突出学科特色、强化学术质量,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多元化的综合性评价体系。新构建的引才与育才评价体系更加科学,更为完善。

评价对象更加全面。“地大学者”岗位设置包括学科杰出人才、学科领军人才、学科骨干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5个层级,每个层级设有直聘(A类岗位)、评审(B类岗位)、特殊评审(C类岗位)和短期聘任(D类岗位)4种方式。特殊评审(C类岗位),主要遴选在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技能等领域能为学校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员。评价标准更加多元。涵盖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包括身份、业绩、影响等标志性维度,对应不同的学术业绩、人才头衔、贡献影响力和其他方面等综合性评价指标,观测点多达110余项。其中教书育人侧重人才培养效果、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等指标。评价主体更加客观。坚持实施同行专家评审,将同行专家作为学校人才队伍学术质量的“把关人”,实现评价环节同行专家评审全覆盖,引入第三方评价以发挥专业组织的多元评价主体作用。

学校人才引进与培育体系

统筹协调,下好人才工作“一盘棋”。学校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坚持统筹谋划,加强人事人才、组织、科技、外事、财务、后勤等各职能部门之间团结协作,统筹协调,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压实各级党组织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的综合把关责任,坚持“凡引必审”,多部门联动,共同严把人才引进“政治关”“师德关”和“学术关”。

学校高度重视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落实落细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采取座谈交流、工作探讨等工作方式,解决专家的工作困难,传递爱才惜才的温度,引导广大专家与党同心同德;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红色革命教育及国情培训班,2017年以来,年均组织12人参加国家行政学院、湖北省有关机构组织的高层次人才国情省情研修班。2019年组织第一期高层次人才及党外代表人士红色教育实践培训班,邀请18位高层次人才和党外人士奔赴井冈山开展红色革命教育;2021年组织第二期高层次人才及党外代表人士红色教育实践培训班,来自全校27个二级单位的高层次人才、党外代表人士、优秀青年教师以及工作人员等共计46位学员,赴贵州遵义开展红色教育实践培训活动。

高层次人才及党外代表人士在遵义开展红色教育

青年人才学术沙龙

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学校为新引进人才开辟职务职级高聘(分级聘用)绿色通道,落实人才配偶安置、人才科研助手选配等相关政策,编写人才工作《入职指南》《工作指南》《生活指南》等系列人才管理和服务保障指南,扎实做好人才成长成才的战略保障;建立人才工作联席制度,不定期组织人才工作座谈会,学校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听取人才关于学校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及青年学者成长成才的关键问题等,认真研究相关建议及问题,找准痛点,科学施策,扎实推进现代大学建设。

青年人才座谈会

砥砺创新,打造人才工作新思维

拓宽渠道,打造人才引进“新平台”。为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精准引进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来校工作,2017年,学校举办首届“国际青年学者地大论坛”,截止目前已连续举办8届。

2017年至2019年,学校线下举办国际青年学者地大论坛,累计吸引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130余所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330余人来校参会。2020年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率先举办“云视聘”论坛。2021年依据形势变化,逐步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改进人才引进工作的方式方法。2020年以来,学校已举办5届论坛,累计吸引2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2万余名学者报名参加,线上观看人数累计超15万人次。

国际青年学者地大论坛已逐渐成为学校引才聚才的品牌,“与地大、共芳华”逐渐成为海内外学者的价值共鸣。据统计,2017年以来,学校依托国际青年学者地大论坛已成功引进110余位优秀青年学者来校工作,其中50余位已入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计划。

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地大论坛

破除机制,打造人才成长“快车道”。学校着力优化培育体系,拓宽青年人才培育渠道。2020年,学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工作的意见》,通过落实用人单位育才主体责任、依托教学科研团队培养青年创新人才、为青年人才提供个性化扶持、优化人才考核方式方法等举措,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促进人才成长。2019年,学校修订调整特任岗位和博士后岗位的政策,建立了引育并重、评价多元、科学完善的人才引进与培育体系。2020年,学校对《特任岗位管理办法》作出补充规定,构建了特任教授、特任副教授、博士后和流动编制人员的“贯通式”青年人才发展通道。优秀的流动编制专任教师、专职科研人员,或者博士后人员,可以直接申报特任教授岗位。考核优秀的特任副教授,可以继续申报特任教授岗位。

营造氛围,打造聚才用才“优环境”。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积极挖掘国家教学名师、省级名师、各类高层次人才、国家重大项目获得者及相关团队的先进事迹,弘扬高层次人才的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宣传优势,在学校广泛宣传,使追求学术卓越、勇攀科学高峰成为“地大人”的普遍价值取向,在学校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注重发挥院士等高层次人才的思想引领作用,通过在科研团队和课题组中发挥作用,引导青年人才融入教学科研团队,在实践中引领人才成长成才。在全校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殷鸿福院士获评“全国最美教师”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聚则事业兴。学校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树立正确人才观,围绕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创新人才发展模式,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机制,推动人才工作更高质量发展,形成了有利于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局面,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来源 人力资源部(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编辑 王俊芳 审稿 陈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