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

——地学院地球化学系党支部赴黄陂区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暨集体备课

发表时间:2021-12-24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新闻网点击: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李睿 汤华云 秦傲)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持续建设地质学国家一流学科和地球化学国家一流专业,近日,地学院地球化学系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赴武汉市黄陂区姚家山村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和集体备课活动。


  在大别山南麓、滠水西畔,有着“武汉抗战第一村”殊荣的黄陂区姚家山村,静静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这里曾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和中共豫鄂边区党委机关所在地。在解说员的指引下,地球化学系全体教师参观了新四军第五师历史陈列馆。馆内的一段段文字、一幅幅图片、一尊尊塑雕、一件件实物,生动展现了鄂豫边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开辟敌后根据地、赢得伟大胜利的场景。大家仔细聆听讲解,不时驻足静学、不时细心询问,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李先念、陈少敏等同志率领鄂豫边区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多次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击退国民党反动派对鄂豫边区的“清剿”,不断开创边区敌后抗战兴盛局面的光荣历史。


  陈列馆参观结束后,大家又先后参观了位于姚家山村内的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大礼堂、师部领导机关、印刷厂、后方医院及师部主要领导同志起居旧址。大家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信念、不畏艰难、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和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群众无限热爱的高尚品格深表崇敬。大家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更加努力,立足高校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岗位,要严守师德师风底线,践行新时代高校教师十项准则,做“四有”好老师。


  参观结束后,地化系教师登上木兰山,开展野外集体备课。大别造山带西段是全球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出露较完整的地区之一,位于该段南缘的黄陂木兰山地区构造变形强烈,变形期次清晰,并存在发育完好的低温高压特征的蓝片岩,是进行变质岩石学教学,探讨变质岩原岩及其变质作用时代,完善大别造山带碰撞演化历史的代表性地区,具有较高的地质科学研究价值。吴元保教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大别造山带的基本形成演化历史、主要地质构造单元及木兰山一带所属的西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分布、研究意义及有关研究进展等,随后带领大家观看沿途出露的不同原岩的蓝片岩及其变质矿物组合、流体活动记录和变形特征。老师们仔细观察,就岩石中主要矿物的野外识别、不同矿物的形成过程、木兰山蓝片岩的原岩性质判断、变质年代限定、脉石英特征及其研究意义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就如何将此次备课交流所得更准确地运用到专业课程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进行了总结。备课交流过程中,部分教师结合地球化学学科发展趋势,就地球化学系如何布局未来研究方向、做强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学科新优势各抒己见,参与备课的老师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近年来,地学院地球化学系党支部通过扎实的支部主题学习、富有特色的红色主题教育、制度化的野外集体备课等,形成了一系列的党建新载体,实现了“四个进一步”:全系教师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上来,全系教师智慧进一步凝结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使命上来,全系教师力量进一步汇集到建设好一流学科、一流专业责任上来,全系教师激情进一步散播到人才培养铸魂育心内核上来。该理念带动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团队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地球化学系先后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湖北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湖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地球化学系教师1人入选湖北省优秀党员、1人入选湖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2位教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位教师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近五年,培养的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80余篇,并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1项、“地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银奖1项以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部金奖3项。


  地球化学系党支部将继续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探索“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工作模式,为持续推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地学研究学术高地和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学院建设贡献力量。 (文字编辑庞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