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书写奋进之笔 献礼伟大祖国】地大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发表时间:2019-09-26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新闻网点击: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雷龚鸣 通讯员胡波)我校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探索并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找准自身特色与优势,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汇聚高水平人才队伍,搭建学科发展平台,经过不懈努力,近年来,学科建设成绩斐然。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连续4次位居全国学科评估最前列,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连续3年进入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500位。


  栉风沐雨 荏苒岁月六十七载


  我校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北京地质学院,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地质系(科)合并而成。学校于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学校迁出北京,在湖北江陵等地辗转办学,曾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1974年,学校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1980年,国家建立学位制度,标志着我国学科建设进入发展新时期。学位制度建立之初,我校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以地质类理工科为主。至1985年,学校设有9个系和1个基础课部,学科涵盖理、工、文、管4大门类。


  1986年,我校正式设立研究生院。一年后,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这标志着我校从单科性专门学院,进入以地学为主要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建设新阶段。这一阶段,我校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地学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优势,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充实和完善新建学科,初步建立起有利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学科建设体制。


  1992年,国家启动实施“211工程”,为加速学科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1993年,学校向原地矿部呈送《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立项论证报告》。1997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印发《关于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意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正式立项,我校首批跨入“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


  在2006年和2008年,学校分别获批“地球系统过程与矿产资源”和“长江三峡地质灾害研究”两个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1997年4月,我校“211工程”正式立项  屠傲凌、学科办供图

  一直以来,地大人紧跟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步伐,既抬头看“天”,又脚踏实地。为了突破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瓶颈,2011年,学校正式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具体来说,2011-2020年,建成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2021-2030年,建成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2031-2052年,基本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办学目标。


  2014年,学校主动引入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开展学科自评估工作。2014年底,按照“科学规划、择优支持、分级负责、分段投入”的原则,在实施学术创新基地建设计划的基础上,学校启动了学科培育计划,重点培育一批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学科。


  2015年,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我国高校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冲锋号。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我校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地球物质科学与大陆动力学、地球生物学、水文地质学、地球资源、地质工程等5个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子项目和智能地质装备、地学大数据、资源可持续利用等3个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同时获批。


  令人欣喜的是,我校已于2018年提前实现“第一步”阶段性办学目标。如今,围绕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校日臻完善“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科门类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



2017年7月7日,学校召开双一流建设方案专家评审会  学科办供图

  时针嘀嗒前进,来到2019年8月25日。这一天注定写入地大辉煌的发展历史。当天,我校未来城校区正式启用。未来城校区现有入驻单位和机构包括5个学院,涉及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以及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学科平台,办学规模为师生总数1万余人。未来城校区的投入使用,将极大的提升学校学科建设的资源保障能力。



我校未来城校区校园景观  赵奕康摄

  学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强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七十华诞之际,我校未来城校区建成启用。这是我们乘势而上、善作善成的工作结晶,同时将为我们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进一步厚植基础、涵养根脉。”


  回望过往征程,六十七载栉风沐雨。我校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虽历经坎坷,我校仍以顽强的毅力、卓越的智慧,坚守着地质教育初心,始终扎根中国大地,书写中国高等教育的光辉答卷。


  砥砺前行 学科综合实力凸显


  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坚持“强特色、入主流、谋跨越”的学科建设理念,逐步形成了“统筹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五位一体”学科建设模式,不断推进各学科发展,学科实力显著增强。


  我校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和基础性工作,坚持以“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为核心学科,加快建设与地球科学紧密相关的学科,构建学科生态系统,不断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坚持构建“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体系,不断增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地球科学技术前沿,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


  学校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6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有19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被评为A+学科,A+学科数量并列全国高校第22位,这两个学科连续4次在国家学科评估中排名前列;超过2/3的参评学科的位次百分位有提升,排名前20%的学科增加1个,排名前30%的学科增加7个。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批示指示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特色发展,在服务需求、开放合作和深化改革中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制定了《<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组织与任务分解办法(2017-2020年)》,将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形成了以建设目标引领建设内容,以发展实绩检验建设成效的良好工作格局。


  2018年5月,我校校长王焰新代表学校与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负责人签约,为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吹响了冲锋号。



2018年5月18日,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子项目负责人分别与学校签订任务书 屠傲凌摄

  今年6月28日,王焰新校长在一流学科建设中期自评工作会议上表示:一流学科建设要直面自然资源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在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找准学科定位。



今年6月28日,我校一流学科建设中期自评工作布置动员会现场  学科办供图

  一流的学科必须能够强力支撑国家战略需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学校于2017年11月正式启动实施“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聚焦长江中游,向上游、下游和流域周边适当延伸,分别围绕长江流域深部过程、表层系统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展系统研究。2018年10月,该计划获得湖北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立项。


  学校依托学科优势,为国家资源能源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参与鄂西地区页岩气调查,在鄂西地区的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3个地质层系获高产页岩气流,实现页岩气主力开发层系由长江上游向中游的拓展;在锰矿成矿理论和深部找矿取得突破,发现我国第二个具超大型规模的道坨锰矿床,大幅提高了锰矿资源的保障能力。

 


2018年10月8日,我校举行“地学长江计划”联合科学考察出征仪式 张玉贤摄

  一流的学科需要引领一流科学研究。目前,我校建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86个。其中包括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地质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我校获批项目立项数199项,位居全国第41位,湖北地区第3位,资助总经费连续5年过亿元。李长冬、王墩、宗克清等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显生宙最大生物灭绝及其后生物复苏的过程与环境致因”“重大工程滑坡动态评价、监测预警与治理关键技术”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流的学科需要拥有一流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近3年,依托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我校新增环境水文地质、复杂系统先进控制与智能自动化等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同时,我校与德国亥姆霍兹波茨坦中心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院等一流研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科研信息互换、研究人员互访、科研项目合作等机制。在地质学、环境科学、工程地质领域,我校与杜伦大学等构建了长期稳定的国外实践教学平台。学校还承担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武汉学院”的建设工作。


  一流的学科需要具备一流的社会服务能力。依托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学校构建国防研究特区;积极参与南海搜救和海洋资源开发,主动参与雄安新区地质调查任务,为新区基础设施建筑开展前期地质工作;对口帮扶竹山县小河村定点扶贫以及发展其绿松石产业,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组建地球科学科普研究与创作中心,深入推进科普教育。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武汉市合作共建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依托地学大数据、资源可持续利用、水文地质学等学科建设项目,有力地推动地理信息系统、新能源汽车、环境监测与保护等科技成果在湖北转化。2018年,“泰歌号”氢能客车在武汉公交线路试运行。今年,国产自主品牌“格罗夫”氢能轿车亮相上海国际车展。


  今年9月上旬,学校顺利完成“双一流”中期自评工作。对照建设方案,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各项主要建设目标均已完成。8个“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均按照建设计划完成各自阶段性建设目标。学校在多个学科领域的全球机构排名均持续提升。


  继往开来 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


  2018年,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学校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开启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学校将学科建设放在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龙头地位,将培养一流人才作为建设一流学科的基础任务。

 


2018年1月26日,中国共产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张玉贤摄

  一流的学科必须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学校推进“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启动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出台《一流本科行动计划(2019-2025)》《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升“摇篮”计划(2016-2020年)》,建立主辅修制度,发挥“C2科教战略联盟”作用,推动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协同育人,加强“地球科学菁英班”等建设,持续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卓越地质师”培养工程、“李四光计划”等项目,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牵头完成的“现代工程能力导向的地质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秭归地球科学科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综合改革”和参与完成的“地理信息类专业3332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践”等3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涌现出以全国第十三届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王奉宇、全国首届“脱贫攻坚,青春榜样”翁新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韩磊为代表的优秀人才。2018年,3名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


  一流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的教师队伍。学校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连续三年举办国际青年学者地大论坛,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打造教学与科研兼优的师资队伍。坚持以师德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争做“四有”教师,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结对领航,让党旗更辉煌”活动,教职工党支部与学生班级“结对子”,共建优良教风学风班风。殷鸿福院士获评“2018全国最美教师”;李德威教授获评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荆楚楷模”;焦养泉教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地质学教学团队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环境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石油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今年3月25日,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地大论坛”举行 张玉贤摄

  一流人才的锻造离不开一流的实践平台。作为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的大学,重视实践是我校长期保持的优良传统。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校相继在北京周口店、河北北戴河、湖北秭归等地建立了3个野外教学实习基地、200余个校外实习站点和47个产学研基地。其中,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被誉为“地质工程师的摇篮”。学校还拥有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持续高水平地建设周口店、北戴河、秭归等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开辟海外地质路线考察,开展国际和地区间野外地质联合实践教学活动。目前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已与国外一流大学联合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同时,学校以实验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网络实践育人为支点,以校内外实践基地等为载体,完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覆盖全体学生的实习实践教育体系。

 


长江之畔的秭归产学研基地 张玉贤摄

  一流人才的塑造离不开一流文化的熏陶。学校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挖掘中华优秀传统人文精神,探索形成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的价值观念和校园文化,涵养师生家国情怀、孕育求实创新精神。原创话剧《大地之光》,全国巡演至今,辐射观众6万余人,获评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特别作品奖、第八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入围教育部思政司“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受到新华社、《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阅读点亮校园书香滋养心灵》《勇攀世界高峰追求文化卓越》2017、2018 年获评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67年风云砥砺,七十载卓越登攀;昂首迈入新时代,开启事业新征程。学校正以崭新姿态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实现建成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