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服务自然资源行业 地大贡献地学智慧

发表时间:2019-07-10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新闻网点击:



我校与湖北省地质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徐燕 摄影张玉贤)近日,我校与湖北省地质局签署局校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共建紧缺战略矿产资源协同创新中心等方面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同时,中科院院士金振民与该局副局长易万元签署“院士专家工作站”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湖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保障。


  这只是我校服务自然资源行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自然资源科技与人才战略以及湖北省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点领域,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大力开展科研全方位服务自然资源行业,为自然资源行业培养拔尖人才,努力贡献地大智慧。


  主动对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服务国家战略,我校2017年启动实施了“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简称“地学长江计划”),提出从地球科学视域进一步系统地认识长江、研究长江,通过多学科交融,对长江进行更大时空尺度的系统性研究,为解决长江流域地质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科学支撑,吹响了地学研究向长江进军的集结号。



“地学长江计划”联合科学考察出征仪式举行

  2018年,我校共启动了12项重点项目等一系列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在面向长江经济带,特别是长江中游设置项目的同时,还专门为武汉市地下空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发展等研究内容设置了专项研究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据“地学长江计划”工作组组长谢树成教授介绍,围绕地学长江计划,我校2017~2020年将投入5000万元,直接参与研究人员近200人。2018年10月,我校还与重庆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重庆中心)、重庆市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共建中国地大重庆产业创新工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实施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和长江流域资源环境领域高端人才平台建设。


  近年来,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生态治理、长江和武汉东湖生态环境整治等领域,该校组织殷鸿福、金振民院士,全国政协委员王焰新、童金南,以及邓宏兵、刘传红等知名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构建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议案作为武汉市“两型社会”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列入国家规划,长江环境保护“全民观”和“科学观”被写入大学和初中教材等。


  在大地构造、地震、干热岩地热能等领域,我校李德威教授生前一直在努力探索。2011年以来,他相继提出取热减灾减排、地热能综合分类等独到见解,并将创新理论应用于海南干热岩勘查实践,在海南澄迈打出中国东部第一口干热岩钻井。今年3月1日,李德威教授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类好人。


  校长王焰新表示,学校将着眼于国家更大的战略需求,持续打造建设宜居地球的学科创新体系,把吸引、培养、锻炼行业高层次人才,作为学校今后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构建平台,全方位提升自然资源科研实力


  提升科研实力,离不开各个科研平台的构筑和建设。我校多年来积极与政府、科研院所、自然资源行业单位合作,全方位构建了一系列科研平台,打造自然资源行业智库。


  例如:围绕自然资源与环境领域重大需求,学校大力推进矿山修复、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规划、国土资源规划整治与土壤修复、地学信息与地质遥感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支持建设了“沉积盆地与能源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岩溶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环境修复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长江中游地质环境监测国家野外科学研究站”等国家级重要创新平台;支持建立了“自然资源调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监控信息平台”;支持开展了智能地质装备研发,打造自然资源行业“国之重器”;支持学校聚焦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极端天气与地质灾害、珠宝及贵金属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等领域建设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发展海洋科学,是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的重要基础。为适应国家发展需求,学校高度重视海洋学科的布局和发展,在原有学科体系基础上,整合资源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环境学院、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涉海方向的师资力量、办学资源和科研条件,同时大力引进海洋科学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团队,筹建了海洋学院。2016年11月,海洋学院正式成立,继实现“上天、入地、登极”三大目标后,“下海”也成为现实。



地调院王国灿教授团队在准噶尔盆地进行地质调查

  地质调查工作是我国自然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地质创新。我校地质调查研究院自2000年成立以来,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在基础地质、矿产资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探索性研究和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价值的成果,成为我国地质调查科技创新的先锋。


  2017年,以解决地质环境修复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为目标的国家地质环境修复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基地获批建设,该基地由我校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共建,主要围绕环境安全和生态文明两大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地下水、土壤、矿山和岩溶及其相互作用与退化机制、修复关键(工程)技术的研发和修复应用的示范等。



教师团队在野外从事科研考察

  长期以来,学校致力于“美丽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积极为自然资源事业相关的政策、法律发挥、行业标准制定等工作提供建议、咨询。学校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为国土资源政策法律支撑服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公共管理学院胡守庚教授主持的《长江经济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与政策创新研究》获批国家重大社会科学项目。邓宏兵教授团队历时七年时间完成全国首套“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究丛书”,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城市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首届长江经济带学术研讨会在校召开

  学校以“谋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引领办学实践,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设定为学校特色文科的重点研究方向。作为湖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挂靠单位,学校近5年承担“湖北省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实践研究”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其他各类研究项目90余项、经费近1000万元,连续3年出版了《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研究报告》。


  争创一流,为自然资源行业培养拔尖人才


  “产学研用协同”是地学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探索构建产学研用合作体制机制,在不断给自然资源行业输送优秀人才的同时,也承担了自然资源行业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回炉”再教育的职责。


  自2012年起,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联手组建科教战略联盟,开设地球科学菁英班,采取“双导师制”和“2+1+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大一、大二集中学习基础课,大三分4个专业自主选择学习,大四进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相关院所跟随导师进行研究性学习,本科期间有机会参加由中科院、地科院相关专家开设的专题课程和讲座学习。目前,地球科学菁英班已培养毕业生230名,80%的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一步深造。该培养模式将地学高等教育领域的导师和行业优秀的专家联合起来,不仅促进了人才培养,也促进了双方专家的合作。


  与此同时,学校与自然资源行业高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围绕自然资源开发、地学大数据分析、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修复、地热能应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海洋海岸带调查、地勘行业转型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合作,探索了产学研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地质科技成果,成功探索建立了国有地勘单位与国内一流地球科学高校产学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创新机制。


  2012年,人社部批准在学校设立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近年来,学校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原武警黄金部队等单位不断加强合作,提供人才培训,开展联合科研攻关。据不完全统计,学校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培训400余人、培训1:5万地质灾害调查项目负责人、骨干300余人,培训地调局管理人员与项目负责人500余人;为原武警黄金部队培训三期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业务骨干共100余人、地质分析测试骨干20余人、区矿调业务骨干400人。此外,全国城市地质调查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全国地热勘探与开发高级研修班、全国地质勘查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等一系列研修班的开设,为推进自然资源行业人才队伍体制机制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截止到2018年底,继续教育基地举办了728期培训班,培训学员4.61万人。



首届“地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校举行

  同时,学校在浙江建立浙江研究院,与浙江省地质勘查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设地质灾害防治业务骨干高级研修班,并与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学校还与浙江省地质勘查局等单位联合发起“地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举办“地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为培养自然资源行业发展亟须的新时代地质人才、推进自然资源行业领域的科技协同创新、提高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自然资源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还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学科和科技优势,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引导毕业生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和自然资源相关领域。近5年来,学校毕业生进入自然资源相关领域就业3000余人,前往西部与基层地区就业3000余人。学校已从一所办学规模小、学科专业相对单一的行业高校,发展成为地学类人才培养规模居全球高校首位,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闯出了一条中国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发展、争创一流之路,为我国自然资源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人才和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