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健康园地

高血压日益年轻化

发表时间:2008-05-08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据全国卫生部门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成年人高血压发病率不断上升,达到了18.8%左右。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6亿人,每年新增300万人以上。高血压及其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已成为现代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无声杀手”。值得警惕的是,高血压这种所谓的“老年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正在逐步年轻化,其中城市白领成为高发人群。据广东省首次“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广东省30—4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0年间上升了5倍,上海市仁爱医院的门诊调查显示,在他们接诊的高血压病人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20%,10年前这个比例还不到10%。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北京某科研单位1411人在该中心进行体检,参加体检的基本上都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查出患有高血压的250人,占17%,心电图异常的306人,占21%。我校大学生已确诊并在治疗的病人中发病年龄最小的17岁。

  
一、血压测量分类

  
1)诊所血压: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

  2)自测血压:评价血压水平和指导降压治疗的重要补充。

  3)动态血压: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发作性高血压。评估血压严重程度及临床研究。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未服用降压的情况下:

  正常血压  〈120/80mmHg

  正常高值   120~139/80~89mmHg

  高血压     ≥140/9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建议15岁以上人群每年测量一次血压。

  
二、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家族史: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发现,父母均有高血压的子女其高血压发生率为45%,父母仅一人有高血压的子女其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8%,而父母无高血压的子女其高血压发生率为3%。

  (2)身体肥胖:25岁至40岁以下人群,正常体重下患病率为11.3%,而肥胖者患病率达到44.5%,我国的人群研究结果无论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均证明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3)口味过重:摄入食盐较多,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与脂肪酸比值过低,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4)长期大量吸烟: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

  (5)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大,加上缺少体力活动和锻炼,其发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

  (6)其它因素:年龄,性别,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等。

  
三、高血压发病年轻化的原因

  
可能是由于现在年轻人升学、工作、生存压力大,竞争激烈,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下,导致肾上腺素过多分泌,引起血管收缩,最终导致高血压;而许多年轻白领没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三餐不定,坐多动少,加班熬夜、抽烟喝酒,加上夜生活频繁,饭局多,长期过多地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等,都是导致高血压患者低龄化的重要因素。

  
四、高血压及其并发症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心脑、肾的损害最为严重,导致致残率和死亡率日趋增高。

  脑卒中,亦称中风,致死致残率极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500余万,每年新发病150万人,死亡20万人,其中76%的人有高血压病史。

  
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有资料显示,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漫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为尿毒症。

  冠心病,血压变化可引起心肌供氧量和需氧量之间的平稳失调,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降低,心肌供氧减少,因此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有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冠心病患者约1000万,其中65%有高血压病史。

  
五、高血压现状

  
长期以来人们对高血压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普遍存在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我国卫生部门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乡有53%的人测过血压,但知道自己血压水平的人仅为4%,高血压患者中坚持服药治疗的只有5%,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城市为4%,农村为1%。

  
六、预防高血压病六大措施

  
(1)减少食盐摄入量,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5克,大约每天为小汤匙的半匙。

  (2)合理膳食,饮食应限制脂肪摄入,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糕点、甜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鱼、蘑菇、低脂奶制品等。

  (3)合理减肥、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法是适度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增加体力活动,包括快步、慢跑、游泳等。

  (4)戒烟限酒,烟草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并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5)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每次活动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强度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6)注意心理、社会因素,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从高血压致病因素可以看出,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除遗传因素外,其它因素均为可以控制和改变的后天因素,因此高血压病是可以预防的,即便是已经患了高血压病,只要能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防治,也可以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将其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健康膳食、健康血压”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