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们的荣辱观也是不同的。恩格斯曾经说过“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
中华民族是受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度,仁、义、理、智、信、温、良、恭、俭、让、严、勇、孝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准则。“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洁”。这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也正是由于这样优秀的民族文化代代传承,才成就了中华民族铁的脊梁。
汲取传统的精华才拥有牢固的根基,反映时代的精神才能引领时代的风尚。对此,胡锦涛主席明确提出了“八荣八耻”。这四个字看似简单朴实却明确地告诉我们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我们青年学生就要以“八荣八耻”做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自身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我们不再是社会的边缘人,而是社会的主人。那么我们就应该携起手来,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让祖国和人民放心的“四有”新人。
应该看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精神面貌也是积极向上的。但反思我们的荣辱观,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同学缺乏服务人民的意识,不愿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艰苦地方工作;有的同学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国家意识集体意识淡薄;还有的同学平时不用功读书,考试时设法作弊蒙混过关。这些都是缺乏荣辱观的具体表现。俗话说“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相对于“才”而言,“德”更为根本,“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废品,无德无才是毒品”。当前青少年主体意识凸现,对自我能力有十足的信心,“我的地盘我做主”,慷慨陈词勾勒着一幅幅我为我主勇往直前的形象。但是要抵制歪风邪气的诱惑侵袭,要成为成熟负责任的青年一代,要担负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使命,仅凭着一时的豪言壮语、单纯的意气风发,可以吗?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我们需要把“八荣八耻”做为我们的道德规范,完善自我。“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让荣辱之心成为一种潜意识扎根到我们的头脑中,让荣辱之心融入到民族的血液里。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让龙的传人继承龙的精神,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