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背景 问:参加1952年全国首届高考,您却违背了家人的意愿,为什么?
4月11晚,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到母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讲学,他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讲演,多次被数千听众雷鸣般的掌声所打断(本报4月12日32版报道)。欧阳院士长期从事陨石学、比较行星学、天体化学与资源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是我国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1964至1978年,他负责我国地下核试验地质选场与论证、爆炸过程模拟与地质效应综合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在非硅酸盐介质特别是在碳酸盐岩石中进行地下核试验的地质、地球化学可行性论证,经地下核试验验证成功。除了繁重的科研工作,欧阳院士还有数十个兼职。重担在肩,但你如是第一眼看到满头黑发、满脸微笑、满眼坚毅的欧阳院士,定想不到他今年已68岁。作为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在欧阳院士眼中,探月工程的科学目的与经济意义何在?中国人将怎样与“嫦娥”约会?3月12日下午,记者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学术报告厅,与欧阳院士开始了一场别样的奔月之旅。
肩负使命 激情问天
问:听说您家世代为医?
欧阳:(笑)哪里是什么医学世家。母亲是助产师,父亲也就是小县城里的一个郎中。
欧阳:那时国家刚解放,百废待兴。当时也不知什么好什么不好,只是觉得国家最需要的就是最好的,怀着“把更多的矿产资源发掘出来,为祖国建设服务”这种朴素的想法,我在志愿书上写下了
上一篇: [楚天都市报]地大慧眼选“怪才”
下一篇: [科技日报]贵州召开科技奖励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