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中国矿业报]我国构建“数字地学空间”

发表时间:2004-07-13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近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姚书振教授领导的科研组完成了1:50万秦岭—松潘地区地学空间数据库建设,并作了初步的找矿信息挖掘与开发。


该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底图数据库、数字地质图数据库、矿产地空间数据库、航磁资料空间数据库、重力资料空间数据库、地球化学资料空间数据库、遥感构造解译空间数据库以及一系列中间成果解释图库。
    完成这一数据库建设的是中国地大(武汉)姚书振教授领导的“秦岭—松潘成矿区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项目组。该项目是中国地调局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建立我国主要成矿大区(带)的地学空间数据库,为深入研究认识区域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开展多层次找矿和资源潜力评价,部署新一轮矿产勘查、开发和保护管理工作,搭建一个数字化综合信息平台,也为国家及地方政府在资源开发、管理、决策等方面提供一个有效的辅助信息支持系统。

项目组根据所建数字地学空间数据库中丰富的多源找矿信息,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字融合技术,对秦岭—松潘成矿区进行了多层次、多目标、多方法的找矿有效信息挖掘与开发,编制了《秦岭—松潘地区地质矿产图》、《秦岭—松潘地区构造纲要图》、《秦岭—松潘地区工作程度图》、《秦岭—松潘地区成矿规律与成矿区划图》、《秦岭—松潘地区找矿工作部署建议图》等重要数字化成果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