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柯进 通讯员曹南燕)经过近4年的地质考察、研究和野外勘探,确证冈底斯铜矿带已控制的铜资源量达800万吨,该成矿带远景资源量可达1500万吨以上。这是记者昨日从中国地质大学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2001年,该校地质调查学院郑有业教授和他负责的项目团队,提出了“冈底斯铜矿带将会成为我国一超千万吨级的铜多金属巨型成矿带”的新认识。
郑有业介绍,该铜矿带东西锦延近400公里,南北宽约30至40公里,目前仅斑岩铜矿床就发现了7个,若以国际铜业协会2002年我国铜年销耗量250万吨的统计数据计算,该铜矿带储藏的铜资源可供我国使用6-10年。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大型铜矿带不仅蕴藏着大量的铜,而且富含铁、金、铅、锌等其他矿床,铁矿的远景储量在2亿吨以上。
据了解,我国已探明的铜资源保有储量约为6000万吨(国家矿产储量表的储量),而此次发现的冈底斯大型铜矿带远景储量约占此储量的1/4。如果以去年初国际市场铜价每吨3.9万元估算,冈底斯大型铜矿带的发现将可为我国带来5850亿元的潜在经济效益。
郑有业透露,目前该铜矿带正处于紧张的勘探阶段,地质工作者们在已发现的其中3个铜矿中打出22口钻井,初步“检测”出了矿藏的品位。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科学家们依据地质构造特征推测,由西向东横亘在西藏中部的冈底斯山脉是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岛弧带,这里很可能蕴藏着斑岩型铜矿。但长期以来因各种原因,我国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这一推断一直未能得到证实。
2001年,郑有业教授作为中国地质大学的援藏干部被派往西藏后,对冈底斯山脉的岩浆岛弧带地质构造及以往的研究成果产生了兴趣。经多方实地考察和论证后,确证该带存在巨大的找矿潜力。随后,国家专门就此立项,最终确认了冈底斯大型铜矿带的存在。
上一篇: [楚天都市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准进行自主招生
下一篇: [其他媒体]地大自主招生拟招2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