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长江日报]本科生成功应聘免了“见习期”

发表时间:2006-05-19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李宁  樊志刚)如今大学生就业,几乎都要经历“试用期”。李晶云似乎是个例外,他享受了免“见习期”待遇。

  
23岁的李晶云,是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

  
4月,北京吉威数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能直接参与项目,上手快”,决定正式录用他,并免试用期直接签约。

  
“地理信息工程不是通用的IT类专业,就业选择面窄,但将来能去那些行业求职心里反而有数。”李晶云说,重点在于针对心仪的公司搞好实习,培养所需技能。在去吉威公司实习前,他在武汉一家同类公司实习近半年,没有赶一场招聘会,也没有经历任何笔试、面试。

  
刚进大学时,李晶云还怀有考研读博的梦想,当看到很多硕士师兄师姐和本科生一起进公司,待遇差不多时,他问自己:“读研期间的几门课程我能自学,我想进公司,想将来创业,有必要读研吗?而真正有必要考虑的是,读完研究生,我能干吗?”

  
去年6月,院里为学生推荐实习单位,100多人才20个实习机会,按成绩排,李晶云得到了去中科院北京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实习机会。令老师、同学意外的是,李晶云放弃了这个机会,在他看来,中科院这家单位是家事业单位,难以学到地理信息专业技术,他心中另有最佳的实习单位。

  
10月,李晶云与武大两名研究生获得进入武汉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实习机会,每月能获得1500元的补助。由于表现出色,李晶云很快被公司安排到一个项目组,开始真刀真枪的实战。项目组5人常驻嘉兴,为该市建设局开发地理信息数据软件。

  
近半年的实习,李晶云懂得了做项目的流程,明白了如何满足客户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沟通与互动很有学问,也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如果长期停留在写代码、低层的程序开发技术工作层面,那样的实习收获太小。

  
在年前年后招聘求职高潮时,李晶云身在浙江,同学建议他赶招聘会找找机会,但他没有离开嘉兴。李晶云在实习中加深了对自己专业和所要从事行业的认识:地理信息工程是典型的IT行业,人员流动频繁,相关公司招人没有季节性,随缺随招,只要经验积累充分,谋份职位并不难。

  
今年3月,结束在吉奥公司的实习后,李晶云只是通过电话和网络与国内最大的几家GIS(地理信息系统)公司取得联系,表达求职意向,很快收到北京3家GIS公司的答复。在北京西站,刚下火车的李晶云被吉威公司的一部门经理接走了,进入公司,部门主管与他谈了五六分钟,简单问了他在吉奥做项目的情况,然后安排他直接进入项目组做一个月,给他正式员工标准的薪酬。

  
专家点评:(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张凯)

  
实践动手能力是用人单位最看中的,李晶云是一个可以马上上手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当然能比其他应届毕业生得到更多优待。

  
李晶云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一开始就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而且有针对性地参加了实践,这就使得他在毕业前对所从事的行业和行业内各用人单位有了充分的了解。当实践还没取得实效时,他敢于放弃许多就业机会,这就使他在毕业生大智大勇的综合素质竞争中胜出。

  
李晶云的事例再一次说明,找工作不能盲目参加招聘会,海投简历,普遍撒网,一定要重视平时为职业理想多做积累,就业时才能省心省力,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