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地质勘查导报]北京奥运,我们来了

发表时间:2008-07-01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5月8日上午9时17分,一个注定会被奥运历史铭记的时刻,北京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奥运历史上海拔最高的火炬传递顺利完成。中国国旗、奥运五环旗和北京奥运会会徽旗首次同时展现在地球之巅。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沸腾了,为奥林匹克史上这个庄严的时刻,更为完成这个神圣使命的校友们!

[[left]][[image1]][[/left]]  也许你还不知道,在这次珠峰登顶中,向全世界展示奥运五环旗的是该校1999届毕业生、中国登山队教练、此次2008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登山队教练员次洛,展示北京奥运会会徽旗的则是该校机电学院机械专业2005级本科生袁复栋。

  
“我们实现了对世界的承诺,作为其中一员,我倍感骄傲与自豪”

  对每个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来说,亲手执起奥运圣火,亲身融入奥运梦想,是无上的光荣,手擎“祥云”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更是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中国地大(武汉)1984届毕业生、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成为了这样的幸运儿。在此次2008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活动中,他不仅是登山队队长兼总教练,更是奥运圣火珠峰传递活动第二棒火炬手。

  王勇峰是我国著名登山家,国际登山健将,中国登山协会对外交流部主任兼中国国家登山队队长,与现任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致新共同被誉为“中国登山界的双子星座”。两人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联袂实施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计划,先后登上了亚洲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1988年,李致新,1993年王勇峰)、1988年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海拔5114米)、1992年北美洲最高峰麦金利峰(海拔6194米)、1995年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海拔6964米)、1997年欧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和1999年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历时10年,他们终于在1999年5月22日完成了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壮举,成为最先登上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中国人。更值得一提的是,王勇峰曾经于1993年和2005年两次登顶珠峰,完成了令人难以想象的“7+2”伟业。

  虽然有着无限光荣的登山生涯,但参与奥运圣火珠峰传递活动仍是王勇峰最大的心愿,如今,梦想成真的他激动不已:“奥运圣火上珠峰空前绝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实现了对世界的承诺,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倍感骄傲与自豪”。

  与王勇峰相比,年仅23岁的袁复栋无疑是个小字辈,但经过重重选拔,他不但入选了2008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登顶突击组,更在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后,亲手向全世界展示了北京奥运会会徽旗,他说:“能够陪伴圣火上珠峰,我感到很自豪!”。

  
“让全球共赏圣火登上珠峰的精彩”
   
  除了登顶珠峰的选手外,众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友、师生活跃在奥运圣火传递第一线,为推广奥林匹克运动、发扬奥林匹克精神默默付出与奉献。

  历时130天,火炬手2.1万多名,护跑手5000名,传递总里程约13.7万公里,前往五大洲(国家、地区)的21个城市,并在境内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传递……在奥运史上,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将是传递时间和路线最长、参与人数最多、传递范围最广的一次火炬接力,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让奥运圣火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担任北京奥运圣火传递登顶珠峰活动现场总指挥的就是地大(武汉)1985届毕业生、中国登山协会常务副主席李致新。     
  
  与李致新一起并肩战斗,让全球50亿观众都能看到这神圣一幕的地大校友,还有:王勇峰、次洛和该校1986届毕业生、中国登山协会培训部主任、本次活动CCTV—1现场直播演播室的技术总顾问马欣祥。此外,承担本次攀登活动前后方联系、具体协调工作的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及中国登山队新闻发言人张志坚博士也是该校1984届毕业生。

[[left]][[image5]][[/left]]  为奥运圣火传递珠峰默默奉献的还有:该校资源学院学生丁晨、体育课部学生张瑜和教师梁奕世。5月6日,丁晨入选了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登山队名单。此前,张瑜被中央电视台选中,吸纳到北京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现场直播组,协助承担电视直播的工作。综合素质较好的梁奕世老师则被选调到北京奥组委火炬传递中心。

  “不论最终能否亲自登顶,通过这次机会,我都可以再次锻炼自己。和前辈们一起训练让我受益匪浅,我也变得更成熟。”谈起成功入选珠峰登山队,丁晨这样说。

  
“能够参与奥运会火炬传递,是一种幸运和骄傲,一辈子难忘”
   
[[left]][[image2]][[/left]]  “5月29日到31日,奥运圣火将在湖北传递,北京奥运会真的向我们迎面走来。”说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的时间、路线,地大(武汉)高教所研究生曹荣武如数家珍。     

  3月19日,他和该校体育课部老师姜睿一起,经过层层选拔,幸运地当选为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湖北地区624名火炬手之一。     
  
  “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场盛会,自己能参与,本身就是一种幸运、骄傲,也将是一辈子都难忘的事情。”回忆起报名的初衷,曹荣武这样说。而当被问到成为火炬手的感受时,姜睿不容思索地回答:“有意外、惊喜,更倍感荣幸。”     
  
  据了解,曹荣武是一名优秀的攀岩运动员,多次在全国、国际大学生攀岩锦标赛以及国内外其它重要比赛中摘金夺银;姜睿是专业体育教师,曾在2000年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问鼎800米,在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她还作为武汉地区的一名火炬手,负责传递200米。     
  
[[left]][[image4]][[/left]]  “作为一名火炬手,我们代表着体育行业,代表着中国地质大学。因此,不仅要有强健的体质,还要有良好的仪表和谈吐。”曹荣武和姜睿表示。目前,他们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力争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奥运圣火。

  
“希望通过这次奥运会,有更多人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经过中国奥委会的努力,武术将作为特设比赛项目出现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地大(武汉)体育课部副教授胡凯将在北京奥运会上担任武术套路比赛裁判,成为该项比赛唯一一名湖北裁判员。

[[left]][[image3]][[/left]]  胡凯1990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武术七段,国家级武术裁判员。工作18年来,胡凯始终将自己定位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这一角色,她的课上不仅有姿势洒脱优美、刚柔相济的武术套路,也有极富实战意义、刚劲勇猛的散打,更有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贯穿于整个技术教学过程中。“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是胡凯老师对每位初涉武术课学生的教导,太极哲理“阳极向阴,阴极定向阳”是胡老师勉励学生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的座右铭。谈起即将执裁奥运的感受,她说:“我希望通过此次奥运会,能有更多人关注中国武术、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left]][[image6]][[/left]]  在地大(武汉)师生中,和胡凯一样与奥运赛事“亲密接触”的,还有该校政法学院2005级学生何汉斌以及经济管理学院2005级学生陈金。其中,何汉斌/于洋组合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羽毛球混合双打项目入场券,陈金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入场券。目前,两人正在积极备战,希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取得好成绩。[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