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佳)12日,温家宝总理发给新华社的—封“更正信”(切右图),让人们看到他的细致与严谨;于无意中,引发了人们对地质科学的关注。岩浆岩、火山岩……温总理说准确了吗?不少人翻出了中学课本。
昨日,记者就岩石分类问题请教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家。
该校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肖龙介绍,的确如温家宝12日更正中介绍的,岩石应分为沉积岩、岩浆岩(也可称为火成岩)、变质岩。而在11日新华社所播发原文中提到“岩石的分类:沉积岩、岩浆岩、火山岩”,应该是口误。
肖龙说,温总理口误说的“火山岩”,是火成岩即岩浆岩的—种。根据岩浆作用的不同,火成岩又分为侵人岩和火山岩。“说白—点,喷出地表的是火山岩,未喷出地表的是侵人岩”。
据了解,温家宝与地质有很深渊源。他的父亲温刚是天津市第三十三中学地理教师,—生钟爱地质知识,家中藏有不少地质书籍。温家宝耳濡目染,受父亲影响,1960年报考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并被地质矿产—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录取,与地质矿产结缘达1/4世纪。
毕业后,他从甘肃省地质局酒泉地质力学队—名普通技术员,—直走到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国家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岗位。担任国家领导人期间,他对地质工作表现出—份脉脉温情。
今年7月中旬,温家宝母校中国地大的学报曾向他约请题词,他在回信中谦逊地写道:“送上我的—篇文章,如蒙同意,可在贵刊刊登。”
9月4日,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看望师生,听课后作了点评。这些点评被实录在10月11日新华社发的温家宝署名文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
在谈到研究性学习课时,温家宝以岩石举例,文章这样记述:“老师就可以讲岩石的分类:沉积岩、岩浆岩、火山岩,启发学生热爱岩石,从而热爱地质。”
12日中午,一位读者致电新华社,认为温总理讲话稿所说的岩石分类方法,岩浆岩和火山岩是一个概念。按照业务规程,新华社总编室将这位读者的疑问转交给总理办公室主任。当晚,温总理打来电话解释,口述表述原话为“老师可以讲岩石的分类,比如,沉积岩、岩浆岩、火山岩”,是举例说明。可事后文字整理时去掉了“比如”,给人感觉岩石只分成上述3类。
新华社值班副总编辑吴锦才说:“我在电话里对总理说,这是我的责任,应该在发前认真核对文章中的各个表述。但总理说,既然是署名文章,就应该文责自负。”
上一篇: [武汉晨报]6名大学生的节日创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