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韩晓玲、实习生华子博、通讯员曹南燕、宁薇)不少古镇已严重衰落甚至消失,更遑论带活文化旅游。10月底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举行的第四届荆楚学术前沿论坛上,有学者倡言:湖北大量的古镇,需要我们盘活!
来自湖北省社科联、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和各高校的专家们,以“荆楚文化与新时期湖北发展”为主题,为如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品优势建言献策。
武汉科技大学孙君恒教授等人承担了一项省社科基金项目“十一五”规划资助课题,对湖北古镇文化游的前景进行了研究。课题组踏访了省内外数十个古镇,心生感叹:与国内著名古镇相比,湖北古镇的旅游开发较迟缓。赤壁羊楼洞曾盛极一时,“川字茶砖”享有盛名,明清老街全长千余米,保留着80余处古建筑,现在却一片萧条,仅有零散的网友、驴友来寻访。武汉市黄陂区黄花涝古镇的历史可追溯到2300年前,一度是繁华之地,可如今日益凋敝,武汉市民也鲜有听闻。
孙君恒认为,湖北许多古镇仍“养在深闺无人识”,更没有成为旅游产品。应认真对湖北古镇的特色进行整理和挖掘,使之成为可看、可玩、可品味的文化旅游产品,比如以羊楼洞打造茶马古道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