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韩晓玲、实习生赵雪、郝静、通讯员徐伟)“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矿产资源到非传统矿产资源转变的阶段。对非传统矿产资源的认知、发现与利用,离不开以在座博士为代表的青年才俊。”昨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的2011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上,该校校长、中科院院士赵鹏大勉励青年学者为缓解当前矿产资源严峻形势作出贡献。 (该文先后被《人民网》、《中国广播网》、《搜狐网》、《中国日报国际频道》转载。)
此次学术论坛,由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联合主办主题为“矿产资源理论与方法”。
进入21世纪,我国矿产资源勘查面临新形势:传统的矿产资源短缺,尤其是战略性和支柱性矿产,如石油、富铁、锰、铬、钾盐等形势更为严峻,出现了一批传统资源面临枯竭的“危机矿山和矿业城市”。另一方面,未发现矿产很多属于难识别、难发现和难利用的复杂矿床。通过加强矿产资源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发现一批新的矿产资源,是我国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论坛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16家高校与科研院所的116名博士生,与院士、长江学者和知名专家共同探讨促进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上一篇: [长江商报]地大学子再登世界两高峰
下一篇: [长江日报]两美女学姐做军训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