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滕 艳) 大会的主题为“可持续发展的管道问题解决方案”。来自美、加、英、德、日、韩、澳等国家及国内的7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非开挖及管道修复技术、油气储运及管道建设、市政公用设施管理运营维护等主题进行了研讨。大会还吸引了近40家参展商到会展示最新的管道与非开挖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 随着近年来管道建设任务异常繁重,定向钻穿越的管径越来越大,穿越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对定向钻穿越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与会专家介绍了各自的研究实践经验,包括穿越滑坡区管线的防治方法,漠大管道多年冻土区域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长江穿越后河床侵蚀对管道的影响,顶管技术在大口径电力管廊管道铺设工程中的应用,不同岩石对埋藏输气管道撞击的数值计算等。
近年来,我国随着市政管道、电信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新建、扩建及改造,尤其是西气东输、川气东输等大型油气管道建设中穿越工程量的增加,开挖河流、山川和道路进行各类地下管线施工导致的社会、交通和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目前采用水平定向钻穿越技术进行穿越施工是不破坏地貌状态和保护环境的最理想的施工方法,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与会专家提出,应重视非开挖新管道建设技术方法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应用的穿越坚硬岩石的正扩工艺技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要重视非开挖的修复技术研究,进行现代内衬管道的修复和注浆法管道基础修复的应用技术研究等。目前,国外公司成功地把定向钻穿越技术应用于煤层气采集领域,并取得成功,如何在我国煤炭工业浅层煤层气开发中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要研制适用于不同地层定向钻穿越的专用钻具,同时确定适用于砂层、砾岩层、破碎岩层穿越的钻具组合形式;要优化设计、施工规范,指导不同地质情况的定向钻穿越施工,保证砾岩、破碎岩层穿越中管道防腐层不被划伤。
同时,与会专家提出,要对地下设施资产实施绿色管理,要了解管道状况,摸清地质条件对管道状况及维护的影响,延长管道寿命,并进行地下管道检测评价。
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美国德州大学地下设施研究与教育中心主办,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美国德州大学地下设施研究与教育及武汉地网非开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上一篇: [长江商报]活字印刷术重现
下一篇: [长江商报]活字印刷术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