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image1]][[/center]] 顶着头灯盘坐于帐篷内敲稿,这真是一种很奇特的体验。珠峰大本营第一日,一切都是新奇的。 赶在晚饭之前,队里开了第一次“珠峰会议”。队长次落通报了后继的安排,并就纪律、安全等方面做了具体要求。第一条铁律:未经许可不准独自外出。
昨天上午,登山队从定日出发,奔赴大本营。虽然只有110多公里,但是九曲十八弯的“搓板路”,却让人如海上颠簸。
中午时分赶至扎西村吃午饭。此处距离珠峰50多公里,是攀登者经常会选择的补给地。村口遇到几个小孩子,缠住游客不为讨钱,只是要铅笔。赶忙寻到一家小商店,买来一把分给大家。
15时许,终于抵达目的地。大本营的地面多有大石,客车无法继续前进。所幸先遣队的队友们早早便守在入口处迎接,沉重的背包被他们抢过背上。
“你们的运气不太好,珠峰完全被云层遮住了。”先遣队队员王冰说。抬头远望,云雾缭绕中“女神”果然踪迹全无。
从入口处步行两百多米,到达已建好的营地。一顶大帐篷立在一座小石头坡的背后,周围还有七八顶小的高山营帐。今后的40多天里,这就是我们的家。
大部队进帐篷休息,先遣队又开始忙活了。半个多小时,5吨货物便从大货车上被卸下。“牦牛们”果然不同凡响。
喝过一口热水,抓起相机外出勘察地形。这是珠峰脚下一条狭长的山坳,已经驻扎了近十支登山队伍,大大小小的帐篷数百顶。据王冰介绍,除了中国的,还有来自俄罗斯、美国、瑞士等国家的登山队,“一个国际化的营地”。
不久队里开始分配帐篷,我又一次与副队长周云做了“室友”。这一回的新家是一顶黄色的高山营帐,面积三四个平方米,住下两个人,还可以放进几个大背包。
20时,到达珠峰之后的第一顿饭终于做好了。大家拿着饭盒,轮流进炊事帐篷打饭——饭是大米饭,稍有些夹生;菜是香菇莴苣烧肉,还有一大锅青菜汤。
次落说,上山后的第一餐不能吃得太多,以免高原反应。扒过半碗饭,算是解决了问题。走出大帐篷,不经意间一抬头,远方天际云开雾散,阳光下珠峰已显露真容。真是个好兆头!(珠峰大本营专电 特派记者邹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