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冲顶为何选在19日晨 登山是一桩靠天吃饭的事情。具体到珠峰地区,由于6月初雨季就将到来,届时登顶将不再可能。因而此次地大登山活动,必须在5月之内完成。今年珠峰地区天气异常,冷的时间比往年要长。在此之前一直没有出现足以登山的好的天气周期。 按照天气预报,珠峰地区本月17日至19日将出现一个好的天气周期,20日之后很有可能再次变坏。按照以往的经验,从前进营地或者北坳营地出发,至顶峰再安全撤回,一般需要3天的时间。综合考虑,地大登山队决定17日启动冲顶计划,19日晨最后冲刺。 2 冲顶为何选在凌晨时分出发 珠峰的天气变化一般发生于午后。按照以往的经验,大部分珠峰伤亡事故都发生在下撤过程中。一方面是攀登者心理相对放松,另一方面是体力消耗严重。在这 种情况下,一旦遭遇恶劣天气就更容易发生各种事故。 凌晨时分出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攻顶之后下撤的时间,从而提高安全系数。此外,珠峰白天的风力非常大,最高可以达到每秒64米,夜里相对来说风力较小。而且凌晨气温比较低,冲顶途中的雪层和路线相对比较瓷实,而白天冰会融化容易产生意外。 经过多年的珠峰攀登,中国登山队已经总结出了一条经验——早出发,早宿营 按照惯例,珠峰冲顶队伍一般于到达突击营当晚的12时至2时之间出发。然而今日从突击营地传来消息,地大登山队攻顶4人组提前行程,于今日24时左右出发。 牛小洪解释,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半途“塞车”。据了解,今日在珠峰突击营地 ,共有7支左右的登山队伍,攀登者人数较多,水平不一。而他们都将于19日晨攻顶。 “这样在海拔8700米左右的第二台阶,很有可能会形成拥堵,极易发生冻伤。要知道,那里的‘中国梯’,就是高手也需要十几分钟才能翻过。”牛小洪说,“提前出发,尽早到达第二台阶下,是快速通过的前提。” 在超高海拔地区攀登,自然得全副武装才行。 首先是保暖的抓绒帽,只露口鼻,头部其余部分均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其质地相当轻薄。 风镜是高山上必须配备的,否则长时间雪地行走,会造成雪盲。不过在凌晨出发之时,为视线考虑,不能佩戴。 高山连体羽绒服是为攀登珠峰专门定制,其背后特意设计了一个拉链,方便上厕所。 分成内外两层的高山靴,也是冲顶时必需的装备。内层的靴子兼具防寒保暖排汗功能,穿上不会冻脚;坚固的外靴则包裹住内靴,防止冰雪浸入。在高山靴的下面,还有一个冰爪,攀登途中用于踢雪踢冰防止滑坠。 除了上述身体保暖装备,珠峰冲顶时还需要一个氧气面罩,氧气甁则置于背包当中。一般每位攀登者至少需要两瓶3.5公斤的氧气。 如此一整套装备,最普通都要人民币三四万元。 从突击营地出发时,必不可少的是水。通常登山者都会用特制的高山保温水瓶 ,带上一壶热水。也有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带上果汁之类的热饮。 由于出发之前一般会吃一些东西,因而路上携带的食物不会太多。几个能量棒、几个牛肉干、几块糖果足矣。 近些年的珠峰地区,每当登山季到来,都会由专业的登山探险公司先把攀登道路修好。在珠峰北坡,从北坳营地开始,一直到8844.43米的峰顶,圣山公司会全程架设路线绳。牛小洪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攀登珠峰的门槛。 现在有众多的商业登山者,并没有经过相关的登山训练。他们不具备专业的技术和身体素质,以及高山经验。对他们而言,修路大大降低了登山的危险性。 “与几十年前相比,应该说现在攀登珠峰的难度,要小许多。”牛小洪说,“冰镐、技术镐,也基本没有了用武之地。”
冲顶的具体日期,是由天气决定的。
从突击营地至珠峰峰顶,高差仅500多米。之所以选在凌晨时分出发,主要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3 地大登山队为何提前离开突击营地
4 攻顶需要什么装备
5 攻顶路上吃什么
6 攀登珠峰为何要先修路
上一篇: [人民日报]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登顶珠峰
下一篇: [长江日报]赶到大本营 为校友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