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郭婷婷)一张录取通知书,可以上7所名校。日前,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的武汉七校联合办学2012届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上,9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学位授予仪式,获得第二高校的第二学位。联合办学12年来,完成辅修的学生累计已接近3万名。 七校联合办学始于2001年。在汉7所部属高校各自拿出特色优势专业联合办学,优势互补,学生们可以跨校跨学科辅修第二学位,使7所名校形成一个自由的大课堂,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交融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有力提升了区域高校整体办学水平。 日前,“七校联合办学”2012届毕业生双学士学位授予仪式在武汉理工大学光纤大楼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武汉大学副校长李斐、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林萍华、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向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傅安洲、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兴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杨灿明出席了学位授予仪式,向90名学生代表授予了第二学位。 张清杰在致辞中向获得双学士学位的毕业生表达了最衷心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他说,“七校联合办学”已经举办了12年,开办的专业已达62个,完成“七校联合办学”辅修学习的学生累计近3万名。七所学校相互支持,开放合作,协同推进,集聚优势资源,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学科交叉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张清杰说,通过“七校联合办学”的学习,同学们拓宽了个人的专业领域,感受了不同的校园文化,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成就事业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为开始更高的人生追求积累了更多的精神财富。正是由于同学们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才换来了今天的收获和双份的喜悦。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身着学士学位服的七所学校双学士学位获得者代表依次上台,七所学校的校领导逐一为获得本校双学士学位的毕业生拨帽穗、颁发学位证书并合影留念。 据了解,武汉地区重点大学之间的联合办学,已成为国内持续时间最长、实质性参与高校最多、合作范围最广、受益学生最多的一种办学模式,逐渐形成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七校联合办学”还获得了教育部教学成果一等奖。 昨日,七所学校的校领导逐一为获得本校双学位的毕业生拨帽穗,颁发学位证书。
上一篇: [长江商报]考生家长捧热新增特色班
下一篇: [人民日报海外版]逸夫博物馆探地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