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15日讯 7月13日,河南省地质科技创新平台在河南地质调查院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赵鹏大和该院签约,入驻该院的院士工作站,他将带领科研团队帮助河南实施找矿突破战略。在会议间隙,记者专门访问了赵鹏大院士。 粉丝近3万的“80后” 赵鹏大生于1931年5月,今年81岁但无丝毫龙钟之态。参加完揭牌、签约仪式后,他在休息室玩起了微博。他笑称自己是玩微博的“80后”院士。 从微博上可以看出近几日他的行程: “西宁日月山海拔3528米,西宁海拔2200米,前天我来到河南,海拔100米,气温三十七八度。过几天,还要去云南矿井下考察。” “今天的活动,我的消息已经发表了。”赵鹏大拿着手机让记者看他刚刚发表的微博。目前他的微博粉丝逼近3万,大多数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校友。 河南地质找矿大有可为 赵鹏大当天和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他和他的团队将对我省栾川铅锌矿区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其成矿进行研究。 提起河南的地质找矿水平,赵鹏大赞不绝口:“河南地质找矿水平在全国走在了前列,不仅在本省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新疆、西藏西部找矿中作出了重大贡献,走出国门在非洲找矿也取得重大突破。” “河南正在积极建设中原经济区,并且提出走‘两不三新’的道路,这更离不开资源支撑和环境保护。”赵鹏大分析,加大对资源的综合利用,保护好生态和环境,这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因此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必将有力促进河南地质科技发展。 赵鹏大说,中国地质大学和河南省地勘界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将使双方的合作更加密切,河南地质找矿事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