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收拾好行囊,走向大学,走上新的人生旅程。在开学季到来之际,本报于8月29日特别推出《武汉欢迎你——三十万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指南》,涵盖了旅游、健康、美食、生活贴士、校园理财、购物、数码、未来规划、励志榜样等诸多方面,丰富了江城大学新生的课余生活,为即将起航的高校生活增添色彩。 老师认为对新生很有教育意义
连日来,本报新生指南在多个高校免费发放,许多学生和家长看过后,纷纷表示“很实用”、“很贴心”、“很受启发”。
600份新生指南引新生和家长热读
本报讯(记者 孙明)“很实用,很全面,制作也很精美。”昨日下午,本报600份《武汉欢迎你——三十万大学新生学习生活指南》免费在华中农业大学迎新现场发放,引来新生和家长热读。
这份生活指南涵盖旅游、健康、美食、生活贴士、校园理财、购物、数码、未来规划、励志榜样等诸多方面,将丰富江城大学新生的课余生活,为即将起航的高校生活增添色彩。
心理健康和理财内容很贴切
在等女儿登记注册的间隙,来自恩施的吴先生读着《迎接大学生活 心态很关键》版块,称自己很受启发。
“孩子从小没有离开过我们身边,也很少出远门,到校报到之前,我也担心过她能不能尽快地调整好心态,融入大学生活。”吴先生认为,看了这个版块后,自己很受启发,与女儿分别时会跟她好好地谈一次心,帮着孩子收心,振奋精神。
另一家长陈先生认为,指南中关注的大学生理财很贴近大学新生,“将要开始独立生活了,学学理财,大学生活会更充实、有趣。”同时陈先生还对“规划未来”版块感兴趣,他表示会帮着孩子一起出谋划策,让孩子的大学四年不虚度。
第一次来武汉的湖南妹子小敏对指南赞不绝口,“你们那个手绘武汉地图好可爱,看了之后可以熟悉武汉。我已经用手机拍下来存着了,到时候按照地图去找好吃的。”
昨日在华农迎新现场,多位迎新老师对本报的新生指南也是大加称赞。一王姓老师认为,与校内制作的开学指南不同,这份指南涵盖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很多方面,内容很全面、制作很大气,非常实用,其中设置的“规划未来”和“励志榜样”板块,让人读了很受启发,对新入学的大学生很有教育意义。
“商报的手绘地图很实在,很贴心”
注册,交款,领军训服,拿新生校园卡——昨日,中国地质大学西区体育馆里人声鼎沸,全国各地的学子在父母家人的陪同下陆续来校报到。
“这是商报为来武汉的新生特意准备的一份生活学习指南。”当记者拿着新生特刊走进等待报到的人群中派送时,家长们一拥而上,将记者手中的五十份特刊“一抢而光”。
来自河南新乡的王新敏夫妇大致翻阅后,将特刊翻到“手绘地图”,看着“手绘地图”上,一条蓝色的“丝带”将武汉分为江北、江南。江南有户部巷、黄鹤楼、东湖,江北有武广商圈、极地海洋世界等,清晰、明了的标识,让王新敏夫妇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孩子的心性总是贪玩的,在家时我们就千叮咛万嘱咐他到武汉后不要乱跑。”王新敏说,儿子小祺接到中国地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第一时间就上网查武汉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看着儿子兴致勃勃的样子,他们夫妇俩心里不由得暗暗担忧,“武汉这么大,这孩子万一贪玩出去迷路了,怎么办?”这次看到商报的“手绘地图”上标识得这么详尽,悬着的心也落下来一大半,“再多给我几份,我让小祺贴在宿舍的墙上。”
“商报的手绘地图很实在,很贴心。”来自北京的周红景仔细翻阅了新生特刊后,目光也定格在“手绘地图”上。她说:“这张地图我一定要让女儿好好专研一下。”并指着“手绘地图”上光谷广场和大洋百货的标识告诉记者,昨天她和女儿逛了这两个地方。
周红景说,以前常听说武汉的归元寺、黄鹤楼等名胜古迹,这次趁着送女儿来上学,正好也可以去玩一下,有了商报的“手绘地图”就不用担心找不到地方了。
本报记者 辛丹丹 通讯员 张焕然
@东北小吃货:长江商报为新生打造的特刊我很喜欢,尤其是那张手绘江城,对初次到武汉的我来说,简洁方便,很实用。
@外星猫猫:今天看到长江商报的新生特刊,好想到推荐的商圈去逛一逛。
@mR小巫女:商报里面一些关于理财和日常生活的小贴士很赞,可以记下来慢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