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月面采样武汉高校教授肖龙团队功不可没

[武汉科技报]埋头攻关 研制模拟月壤近10年

发表时间:2020-12-01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武汉科技报 2020-11-30点击:


  本报讯(记者 陈映琦 张宇驰 通讯员 庞伟红)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鲜为人知的是,这其中凝聚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地质学教授肖龙及其团队近十年的心血。


  “此次月球采样目标2000克,深度达2米左右,使用无人钻探,难度非常大。”肖龙作为嫦娥五号钻取子系统飞控专家组成员参与此次计划,为保障采样顺利,嫦娥系列任务圆满完成,他与团队研制模拟月壤近10年,总共为工程单位提供了近100吨模拟月壤。


  肖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了解月壤性质,并研制出与实际月壤性质较为相似的模拟月壤,是月面采样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可用于采样工程技术验证。经过大量试验和迭代,团队研制了不同密度、不同级配等十多个系列的模拟月壤,被工程单位用作地面钻探试验,确定各项钻探参数,再根据这些参数设定月面钻探取样的工作模式。


  肖龙介绍, 这次奔月采样我国采用钻探的方式,就是想获得从表面到地下一定深度的样品。月球月壤从表面到深部,其物质组成等性质有很大差异,不同深度月壤所记录的信息也有差异,因此所采集的样品要连续,保持原始的层理信息。钻探而得的样品中包含有太阳风和宇宙射线与月岩相互作用的产物,对了解太阳活动历史意义重大。


  “我非常期待中国航天能够早日实现载人登月,收集更多有科学价值样品,为我国深空探测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肖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