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野外,他潜心教学,言传身教,在三尺讲台践行教育梦;从教师到测绘师,他作为主力队员参与测量珠峰最新身高;从测绘到登山,他参与汶川地震救灾,登顶三大洲最高峰并徒步南北极点;从大陆到海洋,他拓宽研究领域坚守地质初心,勇担科教合一育人使命。”他就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陈刚教授,9月8日荣获“荆楚好老师”荣誉称号。
从课堂到野外,他在三尺讲台践行教育梦
“老师如父如兄如友,他不仅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更教会了我们勤学、明辨,严谨、善良的优秀品格,他是学生的引路人。”陈刚的学生李显巨说。攀珠峰、征南极、访西沙,陈刚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的课堂独具魅力。作为教师,他用亲身经历向学生诠释着什么是科学研究、什么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鼓励学生们立志科技报国,将个人前途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陈刚在学业上对学生很严格,但在生活中却温情满满。陈刚每年都会带领学生们出野外,有次野外测量回到营地很晚,他在清点装备时发现丢失了一根仪器通讯线,导致第二天的观测工作无法开展。当晚,在同学们熟睡后,他驱车到白天工作过的所有场所,打着手电筒花了3个多小时才找回来。
“作为一名普通学生能遇到陈刚老师,是我最值得庆幸与感激的事情,他是我的恩师,更是一名值得我尊重学习的海洋人。”正在就读大三的姜正同学有段时间很迷茫。陈刚多次与他促膝长谈,耐心帮他分析形势,引导他走出迷茫。
从教师到测绘师,他参与测量珠峰最新身高
“要探索地学奥秘,必须深入一线,实地勘查,才能有大的收获和创新。”因长期从事大地测量、海洋测绘等研究工作,又有全球“7+2”(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南北极点)登山科考活动的丰富经验,2019年10月陈刚应邀兼任国测一大队副总工程师,参与测量珠峰“新身高”。
2020年,陈刚参加中尼2020年珠峰高程联合测量,作为登山测量队员直接参与珠峰高程复测和相关科研工作。他在这座世界最高峰上停留了52天,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因为天气原因止步在8000米的大风口,但谈起珠峰,他眼里依然有光。
“外界都关心我能不能登顶,可我关心的是能否精确地测到各项数据!”这是责任,也是初心。未来几个月,他还将参与珠峰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检核,和国内测绘专家一起揭秘珠峰的最新“身高”。
“遗憾吗?”有人问。陈刚回答:“测绘人员登顶测量就是想测出精准的数据,这次完成了峰顶测量任务,也是整个队伍团结协作的成果,我个人不会有遗憾。”
从测绘到登山,他勇攀高峰挑战自身极限
12年前,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陈刚对地壳运动检测研究的执着始于此,登山科考也源于此。
汶川地震后,陈刚作为专家组成员连夜赶赴灾区,在龙门山断裂带5个受灾严重的县工作了40多天,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基础测绘资料。“有些地方山高路险,当地人说他们多年前打猎都不去,我们还是带着仪器和帐篷就进去了。”陈刚说。
2015年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波及珠峰地区。冒着余震,陈刚团队对珠峰北坡地区距震中300公里范围内的观测点进行了跟踪测量,并成功申请到2015年尼泊尔地震对珠峰地区垂向变化影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陈刚说:“我们地学相关科研工作者,应该把灾害监测预报作为历史使命看待,哪怕这一代人预测不了地震,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一代人能成功。”
从大陆到海洋,他拓宽研究领域坚守地质初心
陈刚,是追踪大地如何运动的人。
2008年,他参与到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II期项目中。2012年,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国家验收,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60个连续观测站和2000个流动观测点。因为这个项目,他从南海的岛礁到西北的沙漠,10年内跑遍了大江南北。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下方有一个永久观测点,这是陈刚每年都要造访的地方。
“这是我从珠峰采到的样品。”陈刚从柜子里拿出几块螺状岩石。“珠峰顶上的岩石为什么形状像海里的螺?”面对大家的疑问,陈刚解释说其实珠峰是古海洋隆起形成的。2016年开始,他将研究领域从大陆构造环境监测延展到海洋观测。
“地球是由岩石圈、水圈、生物圈构成的,圈层之间相互交融,大陆构造一直延伸到海底,研究地壳运动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涉及海洋”。陈刚说,测绘研究与海洋地质、海洋防灾、物理海洋、海洋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
“正因为有了国家日益急迫的需要,绝美的蓝色疆域是海洋人最向往、最值得为之献身的地方。”近年来,陈刚参加了西沙海域的海岛礁、海岸带地质调查以及南沙海域的控制测量实时数据采集分析等工作。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夏静、张锐通讯员庞伟红、魏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