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人民网]武汉日记:这里有群丝路“钢铁侠”

发表时间:2020-02-21作者:陈远丁 金雨蒙 丁涛网站编辑:路明来源:人民网 2020-02-21点击:

  2月20日,我来武汉支援疫情报道的第23天。


  下午2点,阳光洒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教育学院2楼会议室。“我叫杨康,来自阿富汗,念本科。”眼前的帅小伙儿把目光转向旁边,“他念博士三年级,是我们‘钢铁侠’的队长。”


地大丝路国际志愿队合影。人民网湖北频道金雨蒙 摄

  “铁汉”的暗号


  接待老师刚沏好茶,那个被杨康叫作队长的,赶忙上前托起茶杯,弓腰,把茶水摆在我们面前。“我叫大明,来自非洲贝宁。”


  哈!这普通话还挺流利。大明来中国5年,硕士也在地大读的。大明人长得壮实,再加上全身套着白色防护服,让我想起那个暖人的卡通形象:大白。


  疫情发生后,地大国际教育学院300多名留学生留守学校。有的留学生汉语还不是太好,有的还不会使用中国的网络购物平台。


  虽然学校给所有在校生都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帮助,但又要送面粉、蔬菜,又要进行心理疏导,几位老师的工作量不小。


  于是,大明就主动发起成立了“丝路国际志愿服务队”,配合学校服务在校留学生。队里的13位志愿者,分别来自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日利亚等国家。


20日下午,地大“钢铁侠”志愿队在做分发蔬菜前的准备。人民网湖北频道金雨蒙 摄

  “怎么想起叫‘钢铁侠’?”


  “像钢铁侠一样,我们都是铁汉。病毒面前,我们不怕。当然也因为我很喜欢这个电影人物。”大明给我们解释队伍“花名”的由来。


  “铁汉”不仅英勇,心还挺细。


  “要送菜的时候,我们会在同学群里发通知。饭菜送到门口,敲门三声,过20分钟后,同学们再出来拿。”大明说,这是他们的行动“暗号”,觉得“这样更安全。”


丝路“钢铁侠”们在转运生活物资。人民网湖北频道金雨蒙 摄

  “家病了,你会走吗?”


  这段时间,除了给大家服务,大明和杨康基本不出门,大明的论文“都写得差不多了。”


  如果没有疫情,大明春节很可能会去北京,看看故宫。他去过,但还是想在故宫走一走,拍拍照。


  “我是学道桥的,中国在这方面水平非常高。我本想利用假期想到处逛一逛,实地学习。”学土木工程的杨康说。


  我问他们,留在武汉,家人是否担心。


  “一开始家人很担心,但我觉得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我身边的情况。视频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老师对我们的照顾,以及武汉和中国的战‘疫’成果。他们现在放心多了,只是叮嘱我出门记得戴口罩。”大明说。


  “我的青春就在这里。我愿意留下来,陪武汉共渡难关。”杨康也来中国4年了,他说,现在就好比考试遇到了一道难题,“一定要把它解出来,而不是跑掉。”


  “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喜欢黄鹤楼、户部巷。家病了,你会走吗?不光不会走,你不也来了吗?”得知我是湖北人,从北京支援一线报道,大明反倒笑着问起我来。


  “疫情结束,想痛快地踢场球,而不是像现在爬楼梯、练哑铃。”打中后卫的大明说。


  “我也在屋里练够了,想去东湖绿道跑步!”得知我是马拉松爱好者,杨康问:“能加个微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