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加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同时针对“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目前,实现发展方式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成为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绿色技术创新以实现绿色发展为核心追求,注重通过创新来提供新的产品、工艺、服务和市场方案,减少自然资源消耗、降低生态环境损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能够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和实现路径。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绿色技术创新不再局限于单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层面,而是强调通过建立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管理模式和调控机制,“倒逼”生产者将资源环境成本计入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对污染治理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绿色智能装备等方面的需求,从而推动相关领域深度研发和生态环保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能够加速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智能化和可再生循环进程,持续引发各类生产组织在发展战略、产品服务、组织制度等方面的绿色转型,进而推动构建绿色、高效、低碳的生产体系。这将转变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为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够为企业发展增强竞争力。随着环境规制和生产体系环保标准的不断完善,对环境要求的提高能够激发企业围绕产品生命周期来拓展绿色业务,通过寻求绿色技术创新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为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扩大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通过增加资本、智力和装备投入,扩展本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链条,在生产方式变革中增加符合生态环保标准的优质产品的供给。与此同时,企业也会更加重视与国际环保先进标准的对接,通过与相关科研单位及企业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协同创新,来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企业潜在收益和品牌影响力。当市场中大多数企业都在积极寻求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就意味着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增强了竞争力,并促使我国产业逐渐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够为绿色发展激发凝聚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核心价值追求,这将引导生产者重视生态发展规律,摒弃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取向,逐步确立起相应的社会生态责任,回应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诉求。在创新发展中,企业在改善区域和城市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等领域取得突破,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循环共享经济、现代产业链等领域形成新的增长点。这些企业在创造良好经济效应、生态效应的同时,也会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进而增强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社会保障持续发展能力,在生产、生活与生态的互惠互利中谋求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的平衡点,激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凝聚力。
当前,世界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顺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未来我国需以加快绿色技术创新作为重要抓手来推进绿色发展。
一是培养创新主体,提高绿色技术供给能力。强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价值理念和生产模式的绿色转型,增强其对市场需求变化特别是人们对优质绿色产品和生态服务的识别把握能力,形成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高效对接的信息优势。要进一步提高绿色技术研发能力以及对外部技术资源、技术成果的选择、消化和吸收能力,改善试验、生产、营销等环节的创新管理能力。充分挖掘人才资源优势,健全产、学、研协同攻关的工作机制,顺势而为,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互助联动,不断实现生产技术的新陈代谢,保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快捷高效应用。
二是优化市场环境,建立高效监管服务体系。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鼓励企业以多种经营方式进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行业以及高端产品生产环节,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公平竞争环境。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市场监管,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制度,严守环保、技术、安全等国家强制性实施标准,为企业创造良好生产经营环境。提升行政效能,减轻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负担,取缔行政摊派和不合理收费,切实维护绿色技术创新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透明高效、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服务环境。
三是增强政策支持,夯实绿色发展制度保障。各级政府要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分业分类施策,因时因地制宜,提供金融、人才等优惠政策,支持绿色技术发展。激励环保产业与关联产业的密切合作,完善法律规范,明晰供应商、制造商和用户技术合作的责权利关系和权益保障。建立全面反映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的价格体系,促进形成自然资源和替代资源合理化比价。深化税收、财政、信贷、投资等领域政策改革,对生产周期长的大宗生态产品设立期货品种,维持价格稳定。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作者:高星、陈军,分别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管学院博士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专项〔18VSJ037〕的阶段性成果)
下一篇: [武汉科技报]保护熊猫 力行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