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搬到未来城校区的地大学子们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肖杨 通讯员陈华文刘妍慧 雷龚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昨日上午迎来搬迁入驻的第一批大学生。25日—30日,该校材料与化学学院、环境学院、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大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们,还将陆续搬迁到未来城校区,涉及师生共计5000多人。
家长们也赶来见证
黄瑞是材料与化学学院2018级应用化学专业的女生,家住安徽阜阳,昨日一大早从老家赶到校园,同宿舍的几个女生一道,将放暑假时已经打包好的6件行李,一一搬到大巴上。她说,在南望山校区学习生活了一年,告别这里的一草一木,十分不舍。
记者看到,搬运到大巴的行李,摆放得井然有序。每一辆大巴都贴有学院、年级、班级等信息。有一名学生的家长专门从襄阳赶来,他要和女儿共同见证“乔迁之喜”。
为了组织好学生搬迁,老师们早上6点多就来到了搬迁点指挥。在搬迁现场,男同学纷纷主动为女同学帮忙。环境学院大四党支部书记韩鹏同学,刚从外地支教回来,他主动请缨加入到搬迁队伍中。记者见到他时,他额头上、衣服上都是汗。他说:“能为同学们多做点志愿服务,一起劳动出出汗,很有意义。”
该校未来城校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玮说:“从南望山校区到未来城校区,变化的是空间,不变的是地大精神和严在地大的校风学风。”
新校区十分高大上
未来城校区位于武汉未来科技城东部,距离主校区27公里,建筑面积50万多平方米,办学规模为师生总数1万余人。其中公共教学楼共有两栋,其中有双屏、集控录播、集控行为感知、高清录播远程交互、白板单屏、拼接单屏等多种类型的多媒体教室120间,物理实验室、电工实验室、语音室等48间各类实验室。目前,教学楼内共计11496位固定和活动课桌椅已经全部安装完毕。
在未来城校区,一栋栋大楼顶部,一块块太阳能电池板整齐地铺满屋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输送到校园各个角落。学生宿舍组团采用被称作“清洁能源黑科技”的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加热板结合式热水供应系统,全天候、全自动为宿舍提供淋浴热水。
据了解,按照规划,未来城校区从建设之初,就定义为“独具特色、管理便捷、绿色环保、和谐智慧的美丽校园”。该校建设指挥部在智慧能源平台、校园安防平台、校园无线网络信息、校园雨水回收净化、清洁能源(地源热泵、太阳能)、实验室废水综合处理、建筑BIM信息、3D地下管网模型等方面,精心打造,成为未来城校区建设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