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映琦)见过机器人贴身互搏吗?4月27日,2018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赛。各类花式机器人让你大饱眼福。
本次大赛的主题为“机器人引领科技生活,工程赛开启智慧大门”,大赛包含机器人工程创新设计、人工智能、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竞速、机器人竞技等18大类44个项目比赛,参赛教师2591人、参赛学生5186人。经过激烈的角逐,本次比赛共评出一等奖279个,二等奖372个,三等奖465个。
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过激烈的角逐,在此次机器人大赛中也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累计获得一等奖17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21项、优胜奖7项。
大赛联合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认知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简要介绍了工程机器人竞赛项目的核心、应用目标及明显特点。他表示,比赛期间还举办“工程机器人教育与产业大会”,旨在探讨工程、工业、医疗等现场作业机器人与教育机器人的有机衔接。
据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近50位指导老师和60多支学生团队参加了包含人工智能项目智能义肢赛、生物医学工程项目创新设计赛、空中机器人项目中型六旋翼赛、空中机器人项目标准平台赛在内的18个项目的比赛。
本届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委员会、科技部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