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汉第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场3月17日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成功签约成果转化项目22个,合同金额达51.005亿元。
“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以 2000万元的金额签约。非开挖修复技术是采用专用的技术、装备及材料,在不开挖或小开挖的前提下对地下破损管道等设施进行快速修复,修复后的管道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 30—50年。修复施工在实施过程中不干扰城市交通和居民的正常生活,是一项环保型高科技新兴产业,其中专用装备和修复材料是关键。该技术成果的持有人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教授马保松,他将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和武汉中地大非开挖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地下管网及大型地下结构非开挖修复加固专用高性能水泥基修复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说,该校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学校与武汉建立了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脉联系。 “要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必须融入武汉发展。”王焰新介绍,市校共建的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努力挖掘科研成果这个“富矿”,推动学校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武汉的发展优势和竞争胜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场发布科技成果 100项。此外,中国光大银行武汉分行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果转化授信300亿元。自2017年8月武汉在全国率先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局以来,“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 “百万校友资智力回汉工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工程”“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四大资智聚汉工程,为推动武汉创新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前四大资智聚汉工程相继举办了五批科技成果转化签约活动。(本报记者刘志伟 通讯员陈华文 阮 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