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每次去野外 都要扛回几十公斤石头

[楚天金报]石头迷发现2.5亿年前新物种

发表时间:2017-09-28作者:本报记者杨扬 通讯员庞伟红网站编辑:路明来源:楚天金报 2017-09-28点击:


  在室友和老师们眼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大四学生王奉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石头迷”。大二期间,他在湖北利川发现306枚腕足动物化石,其中一种是从未被发现的2.5亿年前的新物种。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打小是个“石头迷”

  王奉宇出生在青海,自小就是一个“石头迷”。他告诉记者,自家屋后有个河滩,他经常去河滩捡石头回家收藏。“11岁那年,家属院里有一块从江苏拉来的太湖石。有一天,我意外发现石头上有类似海葵的生物遗体,就去图书馆翻阅资料,发现这是一块珊瑚化石。”王奉宇说,从那以后,他就爱上了地球生物学。他做梦都想采集一块古生物化石,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无意间看到了地质学专业,认为这正是自己想学的,于是毅然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每次扛回几十公斤石头

  “我这个学生在野外一旦发现化石就走不动路。”地大地球科学学院宋海军副教授对王奉宇赞不绝口。他说,王奉宇从零起步,只用了2年的本科课余时间,就完成了一个优秀硕士研究生3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非常难得”。\

  室友经常调侃他“简直是在和石头谈恋爱”。据称,他每次去野外总要扛回几十公斤石头,每天在寝室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研究各类石头,谈起石头来更是滔滔不绝。他笔下的绘画对象不是美女,也不是风景,而是石头。

  野外踏勘发现新物种

  为了找到具有研究价值的化石,王奉宇四处探寻,几年间足迹遍及湖北、贵州、广西、西藏等地。2016年五一小长假,他在去湖北利川踏勘途中发现306枚早三叠纪腕足动物化石标本。王奉宇内心沸腾了。

  回到学校后,他全身心投入到标本的研究工作,发现其中有一个种类是全新物种,于是给它命名。腕足的演化断层被填补。

  大三上学期,他将这一发现撰写成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引起了腕足研究界不小的反响。他是近十年里,地学院唯一一个在该刊发表论文的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