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水公益 我们在行动

发表时间:2014-12-17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我校益水公益服务团于十一月在校内注册,这个年轻的组织在短短一个月内已经初具规模。近日其参与的项目“碧水长流——防治水污染公益行动”获得了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一间堆满杂物、水样的教室,几个朴实、善良、热心公益的大学生,我们的采访从这里开始。


  萌芽:震撼与同情后的思维火花

  益水团队的队长范奇是我校环境学院大四学生。他们在三年前到西北地区进行研究时,发现当地的水质问题非常突出。村民都饮用窖潭水——收集雨水的窖潭,村民沉淀几天后直接饮用,里面的水泛黄,杂质肉眼可见。经过检测后发现这些水都氮、磷超标,严重危害饮用者的身体健康。

  当地居民从蓄水窖中打上一杯水,短短十分钟内,水底沉淀下厚厚的一层泥,他知道那不是简单的泥沙,没有一种泥沙会泛黄绿色。正当范奇唏嘘水质问题严重之时,那位居民家的孩子竟然拿着水杯就去上学了,这就是他们直接用来饮用的水。
 
  震惊与悲哀在他们心中挥之不去,“我们逐渐了解,这种情况在西北农村十分普遍,社会普遍关注他们用水问题却无法顾及水质问题。”
 
  不干净的水如慢性毒药伤害着人们的健康。如何为改善水质尽一份绵薄之力?三年来范奇与他的同学从没忘记自己的初衷:改善水质,造福大众。

  今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开赛,给了益水团队一个契机。在校赛期间,学校组成两个队伍,其中一个就是刚刚成立初具雏形的益水公益组织。在这个比赛中,益水团队取得了金奖。


  攀登:扎根江城,放眼四方

  益水公益的背后,有强大的技术支持。

  益水公益服务团的“前身”是我校环境学院的科研团队——积水团队。2011年9月,依托学校和专业的优势,积水团队成立,致力于改善水质的工作。2014年4月,积水团队研制出了健康水处理技术的产品——“水石”处理器,在净化水的同时,把普通水变为山泉水。随后,积水团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同时成立了益水公益服务团。在问及有关技术时,范奇显得有些兴奋:“传统的净水方法多是把一些吸附的物质做成球状直接放入水中以净化水源,但这样效果较差。我们受纯净泉水在岩壁中的滤过启发,在实验室中还原这样的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目前益水团队的负责人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王霞,她介绍,益水团队除了平时开展湖泊水质检测、水知识宣讲、关注老年人饮水健康、参观水利厅等活动外,还有一个叫“杯水行动”的项目。

  今年暑假“杯水行动兰州行”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大力支持,志愿者们发放净水产品、进行水质检测、给当地村民进行水知识宣讲等活动。与以往仅到当地进行书法宣传、书本普及的公益行动不同,杯水行动才是真真切切地为当地带去福利。让成员们投身于水质保护的公益事业中去。


  待飞:握钻木之石,看星火燎原

  在过去的活动中,益水团队发现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

  范奇告诉记者,西北地区因为极度缺水使用窖藏水的方式十分普遍,还有很多人在饮用不洁净的水,需要帮助的人很多。他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扩大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水质问题,去帮助水质污染严重地区,奉献爱心。

  恰逢广州志愿者交流会的举办,让益水公益组织有了宣讲的平台,联合清泉计划(武汉大学)和本禹志愿服务队(华中农业大学),众筹活动就在这样的契机下诞生了。所谓众筹,就是通过群众募资,把积得的善款用于对山区农村水质的改善问题。

  或许益水公益组织规模还不够大,但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热心去推动水公益事业的发展,正如他们的口号所言“水公益,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