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镜头留下回忆
夏定康,公共管理学院法学专业2015届毕业生,171111班的一员。说起最初决定拍摄毕业电影的初衷,“一开始想的就是可以在毕业之际有一个大型的班级集体活动,希望毕业电影可以成为我们171111班这个集体回忆的载体,五年、十年以后老同学相聚也是一份寄托”。他更是提到,“我们班连续四年荣获校优秀班集体的称号,班级荣誉感与凝聚力强,这份大家庭的温暖回忆需要记录。”
也正是因为这份心意,电影《来不及,来得及》的整个制作团队成员主要都是171111班的同学,其中监制、编导由学院同系的两位大三学生担任,摄影则由工程学院同学协助,音乐总监是来自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研究生。
而关于最终电影制作的敲定,夏定康表示,他自身对摄影、电影制作十分感兴趣,并曾在大一时期执导录制MV与微电影,有过导演的经验;班级中有四名曾是第一批参演《大地之光》重要角色的同学;包括器材、场地、专业人员等资源也都能得到支持。这些前提条件的满足,将电影创作推上了日程。
用坚持记刻青春
对于电影拍摄的前期筹备阶段,夏定康坦言,当时整个团队对电影的成形抱有极大的期望,而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却面临着众多的困难。
四处联系赞助,向学校递交申请书、策划案,奔波各拍摄场景协调时间,
有些成功了有些失败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的坚持完成了整个电影的制作。
而在拍摄过程中,演员与拍摄之间的时间协调问题、经费紧缺及女主角造型出现偏差等问题也困扰着夏定康,“拍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任何一个事情其实都可以给你设障,但是你都得一个个想办法把它解决掉”,他如是说道。谈及整个拍摄最困难即外景拍摄最集中的那三天,他表示,当时拍摄的地点跨度十分大,且考虑到拍摄时间的限制,整个团队从晚上八点一直拍到凌晨四点收工,“大家都非常非常疲惫,演员们在镜头扫不到的地方抓紧时间补觉休息,而旁边就是监制和编导在现场改剧本,但好在就是大家一块坚持,再累也相互有个支撑。”
让努力回馈感动
目前,电影《来不及,来得及》已完成全部录制工作,夏定康说,团队在没有任何借鉴和参照其他电影情节的前提下将剧本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出来,原创性极强,并在后期拍摄过程中不断更改,希望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们欢迎吐槽。吐槽也是受关注的一种方式。“
因为前期参与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致使电影并不能在预定时期内放映,为此夏定康也表示,“做了这么多努力完成了整个电影的录制,其实现在放与不放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一直以来想把这份毕业礼物做的更有影响力是想把电影的价值做到更好,回馈老师、学院、学校对我们一直以来的支持。”
回想起拍摄过程中的点滴,“最开心的点就在于我们想到什么最后都能够超出预想实现出来,这是一个非常开心的过程”,”也正是因为前期创作过程中一点一点的出乎意料的惊喜,让我们整个团队愿意坚持下来,无论任何困难都走下去,因为我们相信,我们可以把我们好的构思表现出来,也相信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还会有更多出乎意料的好的东西创作出来。“
“我们以这样的形式这样的想法来做这件事情,希望可以鼓励那些志同道合的人,能够走到一起,去共同完成一些事情,也希望那些有想法的人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夏定康说。
下一篇: 我校登山队成功登顶北美麦金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