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刘宇明:因爱好叩开SCI的大门

发表时间:2016-11-15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通讯员程琳珊 李依宁)半长的头发、戴着圆圆的眼镜。刘宇明,这个爱笑的大三女生,已作为第一作者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白垩纪研究》上发表了论文《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水虻科的首次发现》。

  研究昆虫是她的爱好,也渐渐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从小就喜欢昆虫。”在高中的时候,刘宇明就会捕捉一些昆虫,闲暇时对这些昆虫进行图像的描绘、描述,并简易的分类。“你身边有这些小小的东西,可以去发现它们背后的故事,发现身边的美,我喜欢这些新奇的东西。” 谈起热爱的昆虫,刘宇明兴致勃勃。

  进入我校的李四光学院,依然带着对昆虫热爱的刘宇明加入了地球科学俱乐部,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喜欢旅游,我们常常一起去旅游,”刘宇明笑着说,“也会在路上观察昆虫。”渐渐的,刘宇明确定了古昆虫的研究方向。

  在学院政策和老师的支持下,刘宇明开始埋头研究缅甸琥珀中的白垩纪水虻科。水虻科是短角亚目中较为基干且多样化的类群,但在中生代的确切化石记录却十分稀少。刘宇明的课题正是研究首次发现的保存在缅甸北部白垩纪中期琥珀中的水虻。“为了完成它和现生距水虻属之间比对,展现二者相近的亲缘关系,我读遍了所有中生代水虻的文献。”此外,刘宇明的全篇论文必须用英文完成,语言成了她准备期间不小的障碍。“很多对比的细节太细,很容易对比不太全面”也让刘宇明的论文写作困难重重,但她都一一克服。

  一年后,题为《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水虻科的首次发现》的论文发表在《白垩纪研究》上,刘宇明也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做科研要靠兴趣,也要看你所擅长的方面,”刘宇明认真地解释,“多参加科技创新的项目和活动,多去找导师请教、问问题,才能真正学有所成。”

  谈及未来,她希望自己能够保研至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并出国读博,之后在科研院所或大学继续进行昆虫方面的科研工作。导师一句“你还有几十年的时间来研究昆虫”让她感触很深,也坚定了自己的梦想:“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为一个小小的领域做出突破,是一件多幸福而伟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