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研究生教育:扬帆起航正当时

发表时间:2020-11-30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新闻网点击: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曹南燕 通讯员林小艳)


1978级研究生入学合影

2019届博士研究生毕业合影

  编者按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做出重要指示,这为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按照《2020年研究生教育会议方案》,学校将于近期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将出台系列研究生教育改革举措。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要下好研究生教育“先手棋”,立足国家需求培养拔尖地质人才、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研究生教育助推一流大学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研究教育在探索中前行、在突破中发展。制度不断完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质量不断提高。


  截止目前,学校共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类别。研究生导师175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64人;在校各类研究生11000余人。


  立足国家需求 培养拔尖地质人才


  1978年12月,成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6年4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武汉地质学院试办研究生院,是当时全国33所研究生院之一。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我校成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可以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点8个,博士研究生导师12人,可以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点15个,全部为地学专业。


  马振东是我校恢复招生考试后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师从张本仁教授。他告诉记者:“1978年12月寒冬,第一批67名莘莘学子从祖国各地汇聚武汉,集中前往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求学。我们这代‘老学生’得到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大家对知识如饥似渴,抓紧时间吸取知识的营养。导师张本仁教授待学生我和高长林、韩吟文如亲人般的呵护,他不仅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为什么要选择武汉地质学院读研?马振东说:“武汉地质学院是我的母校,她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当时,在高元贵院长育人治学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治学’优良的校园精神文化!所以,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育人平台,都对我们进一步深造是十分有益的,所以我坚决报考!”


2018年,1978级研究生毕业四十年返校。图为马振东在会场发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校逐步推进国际化办学,1998年6月,伊朗留学生穆汉默德·内朗德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成为第一位外籍博士毕业生。目前,学校国际学生人数超过1200人,国别达9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到85%。


2018年6月23日,我校举行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留学生在现场拍照留念

  我校研究生培养有很多优势,比如研究生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过程,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享有美誉。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宏飞对记者说到,“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加强学科建设,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努力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2020年,殷坤龙教授在三峡库区指导研究生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生源往往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的晴雨表。我校研究生招生,无论报考者的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超乎预期。张宏飞告诉记者:“高质量的生源是确保培养质量的基础。2020年我校招生3420人,有9655人报考我校,申请调剂到我校的生源达上百人,其中不乏一些高水平高校学生。”


2016年,我校研究生参加高层次人才引进洽谈会

  退休后的牛雅莉在做研究生督导员工作,她感慨:“最初,研究生管理人员只有我和吕海燕老师两人,历经40多年,学校研究生人数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了万余人,招生类型、培养方式、师生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978年到2001年,她经历了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科研处研究生科、学校研究生处、研究生院的变化。


  推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必须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把学位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紧扣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问题。我校研究生彭浩、李鑫和翁新强书写科教兴国和科教扶贫的新篇章,就是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成功案例。


  我校研究生中涌现出一批大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张弥曼、舒德干、郝芳、潘永信、侯增谦、张宏福、王焰新,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武强、王双明等,他们为建设科技强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更有一大批满怀雄心壮志,主动到边疆、基层去,为地质事业发展奉献了几十年、几代人。


  严格遴选,打造优质的导师队伍


  1982级地球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鲍征宇,师从於崇文教授。他告诉记者,“於老师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引领,还有做人做事的原则,我记得我在写论文《广东韶关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研究》开题报告时,有个问题百思而不得其解,我深夜十一点半敲开了导师的家门,於老师给我辅导完已经是凌晨两点,於老师的敬业让我敬佩不已。”他动情地说:“1982年2月,我开始了硕士研究生生涯,当时我们班17名同学,大家情同手足。1984年,我成为了学校首批招收的6个博士研究生中的一名。幸运的是,1994年,我成为了学校第一批自主评定的6位博士生指导教师之一。30余年的研究生导师生涯,坚持每周组会,积极探索科教融合、产教融合。”


  师资是搞好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一直以来都是严把入门关,建立了严格的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导师的考核管理机制,择优上岗。”张宏飞说。


校长王焰新为2019届毕业生拨穗

  近年来,学校以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为重要抓手,将导师指导精力投入和育人实效作为评估关键指标,评估结果与招生指标配置、评优评奖、年终考核等方面实行政策联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通过开展“我和我的导师”征文活动、举办师生趣味运动会等,增进导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了解,培养导师与学生的师生情谊,营造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导学氛围。


  通过开展教师节导师慰问活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听取导师意见建议,及时为导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导师树立岗位意识,落实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责任。


  通过开展“研究生良师益友”评选活动,激发师生互动,树立导师教师典范。


2016年1月7日,时任党委书记郝翔(右3)给第五届“研究生的良师益友”颁奖。

  通过学生记录的与导师相处的点点滴滴,出版发行《我和我的导师》一书,反映了新时代导学关系,促进了教学相长。


  通过在校院主页和微信公众号展播优秀导师事迹,提升了导师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8年,殷鸿福院士(右4)荣获全国最美教师。
“四代地质人”团队与时任党委书记何光彩(左4)在中央电视台颁奖现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校园里传颂着“四代地质人”的故事。杨遵仪、郝诒纯和王鸿祯院士领衔的学术团队开创了古生物学科,培养了以殷鸿福院士为杰出代表的“第二代”学术团队 。“第二代”实现了从古生物学到生物地质学的拓展,建立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金钉子”,培养了以童金南、谢树成教授为代表的“第三代”创新群体。“第三代”实现了从生物地质学到地球生物学的发展,培养了以“四青”人才宋海军、罗根明为代表的“第四代”。“第四代”青年群体正快速成长,培养了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王奉宇等优秀学子。“四代地质人” 数十年绵延传承、青蓝相继,先后独立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一代又一代导师“十年磨一剑”,探索并形成“精神传承、大师引领、团队育人、人才辈出”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童金南教授,对培养研究生教育有着自己的绝招。他说,“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学校一定要选拔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的研究生导师,导师要善于因材施教,重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探索性和家国情怀。”


  实干担当,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


  2017级地质工程专业王腾飞同学在三峡库区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科研实习。他对记者说,“学校特别重视研究生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我已先后去过至少3个地区进行科研实践。”


  正在实验室从事高砷地下水污染实验的研究生高杰忙得不亦乐乎,她是2018级水文地质专业的同学。她说,“我从事的是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方面的实验,学校不仅图书、实验条件非常好,导师的资源非常丰富,有太多的优势,我先后在国内外参加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


2020年,杜远生教授在秭归带领学生野外实习

  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为例,我校构建了产学高度结合、校企密切协同的创新培养机制,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企业,搭建了系列产学研科教平台和多个大型校外实践基地,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长时间的基地实习、国家级和省部重大课题项目。


  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我校注重致力于人才培养体系的改进与完善,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与新时代发展同步,让更多研究生人才在担起服务国家课题的使命中谱写人生的壮丽华章。


1996年,时任校长赵鹏大(左)、党委书记赵延明(右)为研究生院揭牌

  上世纪90年代初,我校提出以提高培养质量为中心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思想,多次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学科结构和课程体系,并鼓励研究生潜心研究,大胆创新。


2006年,时任校长张锦高(右1)向赵鹏大、殷鸿福和金振民院士(从左至右)
颁发研究生教育突出贡献奖证书

  20世纪初,研究生开始扩招,面对成百上千的学生,学校在湖北省率先推出了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用信息化助力研究生教育发展。


  进入21世纪,作为国家重点大学,我校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苦干实干,砥砺奋进。2006年,学校成为教育部优势学科平台建设项目资助高校。学校首批获得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2013年,学校启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确立改革整体思路。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就是对研究生培养各环节中方向不明、职责不清、激励模糊、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状况进行根本改革。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就是创新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机制,建立创新人才和特殊人才培养制度。


  2017年,提出以学位点建设为中心、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提高生源质量为源头,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全新的招生名额配置机制,大力提高生源质量。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制度、质量反馈与约束机制,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常态化、动态监测机制和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建设。
2018年,创建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博士研究生招生业绩计划和“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并开始在十个试点单位实施博士“申请-考核”制。加大硕博连读比例,加强中期考核和资格考核,完善分流退出机制,设立优秀博士创新基金,保障和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


2019年9月8日,学校对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2019年,确立“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年”。启动博士生导师分级评估,评估结果与招生指标直接挂钩,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度,明晰导师权责。完善学籍管理,首次建立结业换毕业制度。


  2020年,积极推行“停学不停课”,探索“云管理、云开题、云答辩”,并首次完成研究生远程复试。主动拓宽办学渠道,加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联合研究生院。


2020年5月12日,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左1)在硕士研究生“云”复试现场

  改革是一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推进、发展和完善的系统工程。这些年,学校出台系列文件,在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研究生指导教师上岗招生等方面全面改革。


  提升拓展,倡导在创新中有所作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历史机遇期,身处地大的每个人,当知历史使命!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导师座谈会上强调:“研究生教育改革,一定要回望既往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深入挖掘办学经验、办学特色,加强新时代理论武装,提升站位,开拓视野,与时俱进,提出提升研究生培养能力的改革举措。”


2016年10月16日,我校研究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编程大赛获奖

  记者见到张传科时感觉他非常年轻,他是自动化学院一名80后博士生导师,他感叹,“作为年轻导师,家庭、事业都处以起步阶段,在规划学生的课业、科研方向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我深知责任重大。”


  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马腾教授告诉记者,“学校要加强导师队伍动态调整,构建常态化导师培训机制,并从体制机制上明确各类导师、学院、学校、学生的责权利。”


2015年7月4日,首届研究生招生校园开放日

  社会、学校、学生的需求都是改革深入的内生动力。2020年10月,学校组织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80余场。“研究生教育要坚守立德树人、前瞻引领、研究创新的初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充分发挥导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专业情怀,精准目标定位,因材施教;加强团队建设,做好分类培养,让研究生回归到“研”。”在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导师座谈会上,导师们开始了深深的思考。


2020年11月2日,学校召开研究生导师座谈会

  “我们要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工作主线,做好学位点动态调整,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注重导师培训,打造教育品牌,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做有温度的研究生教育。”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赖旭龙憧憬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研究生教育应为“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如何贡献力量?张宏飞告诉记者,不外乎“创新”二字。扎实、踏实的基础上,摒弃墨守成规,注重提升,开拓创新思维尤为重要。立德树人应该如何贯穿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又如何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否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科研轻技能”等现象?学位授予工作中的“地大特色”是什么?在全国乃至“世界一流”高校中的位置又在何处……这一些问题都需要用创新思维来思考,在改革创新中有所作为。 (部分图片由屠傲凌、张玉贤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