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科学时报]踏遍青山人未老--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的地质人生

发表时间:2012-03-01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从浩瀚的宇宙俯瞰蓝色的地球,她是那样的神奇而美丽。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她赐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矿产资源。在我国科学领域,许多学者孜孜不倦、努力探索矿产资源的奥秘。其中,中科院院士、原中国地质大学校长赵鹏大就是其中一位。今年80岁的赵鹏大,是国际地质界一个响亮的名字,他是地学高峰的跋涉者,中国矿产普查勘探的开路先锋,他用自己的执著和勤奋,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地质人生。
 
 
 少年立志搞勘探 求学北大学识宽
 
  1931年5月25日,赵鹏大出生在辽宁沈阳一个铁路小职员家庭。从12岁开始,少年的赵鹏大就离开父母,背着行囊到四川自贡市东北流亡中学读初中。课堂上赵鹏大听老师说,地质学家能勘察到地下哪些地方有矿产。矿藏是看不见的,怎么就能找到呢?难道地质学家都有一只“慧眼”?这在赵鹏大眼里,是一件神奇的事儿。中学时代开始,赵鹏大就萌生了日后搞地质勘探的想法。
 
  1948年报考大学时,赵鹏大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但他的选择却遭到了家人反对。母亲认为地质工作非常辛苦,在野外到处奔波像个乞丐。父亲则主张他报考军校,推崇军事救国。他的祖父甚至认为学地质是“看风水”。但赵鹏大始终没有动摇,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被北大录取。
 
  北京大学是全国最好的“地质殿堂”,那里聚集了大批中国一流的地质学家,系主任孙云铸的“古生物”课,王鸿祯的“地史”课,马杏垣的野外实习课,都让赵鹏大开阔了知识的眼界。
 
  赵鹏大在北大学习期间异常刻苦。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就超前自学高年级的课程,阅读大量地质期刊杂志,并且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10篇科普文章,如《漫谈湖泊》、《化石的故事》、《煤》等。最后,赵鹏大选择了“矿”作为“主攻”目标。1952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分配到刚刚筹建的北京地质学院参加建院工作。
 
  
留苏归来事业忙 服务生产重任扛
 
  满怀青春豪情的赵鹏大来到北京地质学院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建校工作中。1954年,国家派他前往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地质学家、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院长雅克仁。雅克仁对赵鹏大说:“你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矿床学家,必须跑上500个矿床!”
 
  赵鹏大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一记就是一辈子。他利用寒暑假休息时间,到乌拉尔、乌克兰、科拉半岛及外贝加尔等地区考察了10个各种类型的矿床。在广阔的大自然里,他的研究视野大大拓宽。
 
  经过两年的研究生学习,赵鹏大获得副博士学位。带着一颗赤子之心,他回到祖国,重新回到北京地质学院的工作岗位。1960年,28岁的赵鹏大晋升为副教授,并在中国首次招收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研究生。当时,他是学院最年轻的副教授,也是最年轻的研究生指导老师。
 
  1963年,由于工作上废寝忘食,赵鹏大患上了严重的膑骨软化症,这种病是一种慢性病,疼起来让人痛不欲生,不能正常行走。然而,患病的3年时间却成为他在地质研究方面下狠劲的3年。每年夏天,正值学生野外实践教学的黄金时期,他忍着身体的疼痛,克服困难,带领学生到云南个旧锡矿区进行教学实习。
 
  抱着对勘探的热爱和对科学的痴迷,赵鹏大首次利用数学模型模拟了矿床勘探过程,这在上世纪60年代,是一个重大的学术突破。在这之前,中国找矿更多凭的是经验,他的“数学地质”这个概念刚一提出,就在地质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正是“数学地质”,引领赵鹏大朝地学高峰不断迈进。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赵鹏大这样的业务骨干自然受到冲击。在人生的逆境中,他也没有任何抱怨,反而是抓紧时间偷偷作研究,他坚信这样的动乱肯定是不会长久的。抱着对事业、生活的理想和信念,赵鹏大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地学领域勤耕耘 矿产普查勇攀登
 
  1978年,“文化大革命”刚刚过去,中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地质迎来科学的春天。在新时代面前,赵鹏大异常感慨:知识重新赢得重视,科学的地位回归本位。他科研的劲头更足了。
 
  这一年,他首次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数学地质”、“地质勘探中的统计分析”、“矿床统计预测”等课程,还提出了“矿床统计预测”的基本理论、准则和方法体系,并以此为内容,编写了教材和专著,在我国首次创立了“矿床统计预测”这一新学科方向。
 
  有志者,事竟成。以赵鹏大为学科带头人的中国地质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于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这在当时的中国高校是了不起的成就,但他并没有为取得一系列成绩而满足,而是把学术的眼光瞄准世界。他认为,学术研究搞闭门造车是死路一条,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科学。
 
  1989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赵鹏大宣读了《矿产定量预测的基本理论、基本准则和基本方法》,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这也是他首次在世界科学舞台上,系统完整地将 “数学地质”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众。
 
  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地质学研究突飞猛进的年代,是不断推出创新成果的年代。赵鹏大不断丰富着数学地质的研究,建立了地质体数学模型。他认为:地质学与数学交叉结合,地质学走定量化发展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1990年夏天,年近花甲之年的赵鹏大,不顾同事的好心劝阻,为承担科技攻关课题,带着同事和学生,深入新疆罗布泊地区进行野外勘探。白天,他带上一壶水和一点干粮,风尘仆仆地出发;到了正午,温度高达50多度,毒辣的阳光刺射在皮肤上,异常难受。
 
  一望无际的沙漠很容易让人迷路,他让学生们紧跟其后,自己手拿指南针和罗盘,一步一步行走在勘探的征途上。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考察队在新疆北山发现两条铜镍硫化物远景成矿带,在东准噶尔发现一条金矿带。
 
  1992年,已是知名学者的赵鹏大东渡日本,出席了规模空前的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大会期间,他被授予国际数学地质最高奖——克伦宾奖章,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亚洲人;1993年11月,他又光荣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此后,他还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地质勘探科学院名誉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等等。在一系列的荣誉面前,他没有骄傲,更没有停止科学探索的脚步。相反,他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多,担子更重了。
 
 
 地质教育倾心血未来发展更辉煌
 
  赵鹏大不仅在科研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地质教育方面还一直在努力探索。他常说:地质教育因改革而发展,因创新而提高,因基深而普适,因前沿而先进,因急需而重要。他多年来从事矿产普查勘探、数学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继出版了10多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北京地质学院南迁后,于1975年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从始至终,赵鹏大都跟随学校的脚步,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
 
  由于工作中的出色表现,1983年,赵鹏大被任命为武汉地质学院(后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院长。他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以冲天的干劲和无比的热情,在武汉南望山下这片沃土上,书写着地质教育的传奇。从1983年到2005年,赵鹏大在担任大学校长的22年期间,也是学校发展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他也创造了中国大学校长任期最长的纪录。
 
  作为地质教育家,赵鹏大常常这样说:“将地学大国建成地学强国关键在人才,地质教育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他非常看重学校的贡献力、影响力、竞争力和创造力。对于学校输送人才的标准,他提出了“五强”的概念:社会责任心强,基础理论强,外语能力强,计算机能力强,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强。
 
  在赵鹏大心中,总有一些事情让他欣慰无比。2008年2月21日晚,中央领导同志与首都知识界代表举行元宵联欢会,赵鹏大应邀出席。会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特意来到赵鹏大身边予以问候。
 
  2010年4月24日,备受关注的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在北京揭晓,79岁的赵鹏大获得“最受公众关注奖”。在领奖台上,他神采奕奕,依然像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这份特殊的荣誉,是对他60年来在地学领域努力工作的最大回报。
 
  如果说学校是赵鹏大教学的阵地,那么广阔的大自然则成为他地质研究的大舞台。从西部遥远的昆仑到惊涛拍岸的东海,从严寒荒凉的西部戈壁到如画的彩云之南,赵鹏大手持放大镜、地质锤和记录本,认真研究每一个地质现象,精心采集每一块岩石标本。
 
  野外地质考察不仅磨砺了赵鹏大坚强的意志,还锻炼了他强健的体魄。在空灵的山谷,他呼吸新鲜的空气,聆听小鸟清脆的叫声,沐浴习习的凉风,他以苦为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日益深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011年5月25日,赵鹏大就要迎来人生的第80个年头了。在80年的漫长岁月里,他见证了祖国由弱到强、地质研究与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赵鹏大把目光投向了远方,在未来的科学之路上,他还将继续书写辉煌的地质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