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吴元保:廿载冷板凳挖掘科研富矿

发表时间:2016-11-30作者:网站编辑:刘妍慧来源:地大新闻网点击:

(记者刘妍慧)“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这句出自路遥的名句,一直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我校地球科学学院吴元保教授奉为座右铭,一直激励着他勇攀科学的高峰。

现年45岁的他,已连续3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5年入选爱思唯尔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像这样的“双料”高被引科学家,全国仅有60余位。

 

开启与地球化学的漫长约会

吴元保1971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小时候的他并没有想到,这一生他会和地球化学有这么一个漫长的约会。

“从事地质学这一行真的是‘无心’选择”,1990年,19岁天生对于自然与真理怀有探索的执著与热忱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我校地球化学系。初入我校,就一头扎入知识的海洋中——在图书馆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在实验室里,他乐此不疲地探索未知的世界。

本科毕业后,他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化学系继续深造,从硕士研究生到博士后,一待就是8年。郑永飞院士是吴元保读博士后期间遇到的一位恩师。“他手把手教我怎样写高水平学术论文,包括图表、数据该怎样表达,都会有很严格的要求。”导师教学严格、做事规范的态度,深深地影响了吴元保,以致于他后来自己指导学生,也延续着恩师的做法。

科研工作在很多人眼中很苦很累很寂寞,但是这种苦中作乐的情怀却贯穿了吴元保的整个科研生涯,他二十年如一日地秉持了一份对真理的执著追求——研究工作枯燥单调,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但解决问题的喜悦吸引着他,困难无法阻止他追寻真理的步伐,反而会激发他更强大的求知欲。

吴元保始终认为,做科研,一定要甘坐冷板凳,静下心来,淡泊名利,不要被浮躁的气氛所感染,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科研工作过程中所花的时间、所吃的苦,最终都会转化为成果,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突破“天花板”困境 挖掘科研富矿

在读博士期间,吴元保读到了一些国外文献,内容是关于锆石成因的研究。当时这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然而在国内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尚属空白。出于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敏感,吴元保隐约意识到了锆石成因在未来的研究前景,他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个新的研究领域上。

此后,一直到博士毕业后的几年,吴元保都一直跟进锆石成因方面的研究。然而,跟很多年轻学者一样,他也遭遇到科研的“天花板”,经历了一段难熬的时期。“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有影响力的成果老出不来,这是每个科研工作者人生中最关键最困难的阶段,也是心理上最痛苦的时候”。

处于这段所谓的“科研断奶期”,吴元保冷静下来,认真思考总结,“这个时候就要抬头看一看,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抓准了所选方向的主旋律,也要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他坚信,如果这几点都做到了,只要自己认真沉下心来,不忘初心,坚持到底,一旦国内研究条件具备,总有一天,自己的成果也能被国际同行认可。

正是凭借着这种坚持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严谨的科研态度与对事业的坚定追求,吴元保在锆石成因矿物学、秦岭-大别造山带多阶段拼合历史以及扬子板块早期演化等领域挖掘出一片科研创新的“富矿”,最终带来了累累硕果:

他发现锆石的 Lu-Hf 同位素组成能够为锆石形成条件和成因机制提供新的制约,提出变质岩的原岩性质对变质锆石的生长起了决定性作用;精确限定大别造山带前进变质和抬升退变质以及后期伸展垮塌的时代,为大别造山带深俯冲和后期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制约;查明西大别两期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时空分布、确证西大别晚志留纪古特提斯洋壳的存在,明确造山带中麻粒岩相变质、岩浆作用和地壳生长之间的联系,并提出秦岭-大别造山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应复合造山过程的不同阶段;确定扬子板块古元古代变质作用的性质和准确时代;发现扬子板块最古老岩石;发现扬子板块西部约 2.5Ga 的 TTG 和 2.1Ga 的钙碱性花岗岩,论证扬子板块该时期存在东西部不同性质的两个微陆块及它们之间古元古代拼合历史。

目前,吴元保已发表 SCI 文章 121 篇,近五年 SCI 他引 3012 次。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杂志上的文章有 53 篇,在 《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地球与行星化学学报》等影响因子>3.0 的国际重要杂志发表论文 30 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文章近五年 SCI 他引 1097 次。并多次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做主题报告。

 

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教多年,吴元保却始终认为,培养学生应该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

十余年来,只要没有特殊的事情,吴元保一天十数小时都待在办公室里,与学生在一起。他深知,很多学生刚开始接触科研的时候,很难按科研的标准来做,仅授之以“渔”,学生悟“道”会比较难。因而,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他常常给学生布置某项具体的工作,仔细叮嘱他们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何整理成文章,直至最终发表,“经过一两轮训练以后,再逐渐放手,引导他们走向独立。”

在学生王浩看来,吴老师为人谦和,对学生要求却极其严格。在吴老师的指导下,他在读硕士和博士的5年间,发表了7篇SCI,毕业后顺利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每当遇到科研难题时,吴老师都会和我们充分讨论,寻求最优解决方案。拿推车上坡打比喻的话,很多老师是帮学生推车,而吴老师则是和我们一起推车,这样给我们的引导和激励会更大。”

事实也证明,吴元保所带的学生毕业后,很多都在国内外各大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学生刘小驰目前正在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后,他还记得当年自己跟随吴元保后写的一篇文章,“恩师帮我改了25遍,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恩师做事的认真态度为我树立了榜样。”

每周,吴元保会专门把学生叫在一起,讨论本周的收获和研究动态。他对自己和学生,都要求养成天天看文献的习惯,并称之为“打基础”。他还鼓励学生积极拓宽学术视野,广泛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在他看来,只有掌握的基础知识越多,才能对交叉学科有越深入的研究,从事学术研究的潜力也才会越大。

“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学生毕业后,认为我还真正是一个大学老师,这是对我的最高评价。”吴元保微笑着说:“我获得过很多奖,但最让我引以为傲的是学校把我评为‘研究生的良师益友’,这是对我的最大肯定和鼓励。”

短短的采访交谈,吴元保在科研方面二十年如一日的静心淡泊、潜心研究的精神,令记者感触很深。只有真正热爱这项工作才能耐得住寂寞,忍常人不能忍之苦,方能在科研领域成就一番成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科研虽苦,吴元保却始终甘之如饴。

(转自地大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