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科学报]打造地学领域来华留学“黄埔军校”

发表时间:2019-10-30作者:本报记者 温才妃网站编辑:路明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9-10-30点击:



留学生参加三峡秭归野外地质实践实习

  在排球场上打球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下简称地大)巴基斯坦籍博士生白航,这阵子显得格外意气风发。发球、传球、扣杀,样样精准。


  就在不久前,地大经济管理学院徐德义教授团队和成金华教授团队的论文《基于非对称性分析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自巴基斯坦的新证据》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能源》上,作为论文第一作者的白航,是地大近年来坚持来华留学教育内涵式发展,提质增效的鲜活例子。


  白航一心向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师们都看在眼里。为了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他经常和教师们一起打排球,利用中场休息时间,向教师们请教学术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在得知白航发表了在学校认定期刊分类中一区级别的论文后,教师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白航不仅排球打得好,学问也做得好,真不愧是留学生中的执牛耳者。”


  实际上,地大不止一个“白航”,而培养“白航们”的育人秘诀耐人寻味。


  与中国学生一视同仁


  满脸络腮胡的巴基斯坦小伙子夏瀚,一眼看上去“并不好惹”。可是,有一次,他到教室的时间是8点01分,仅仅迟到了一分钟,就被导师、环境学院教授祁士华拒之门外。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迟到过,多少个深夜,他成为最后一位离开实验室的留学生。


  “学在地大”“严在地大”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提出的要求。在地大《关于加强国际学生学风建设的通知》中,也有一条明确的规定:“国际学生必须服从学校管理制度规定,刻苦学习,不荒废学业,不迟到早退,不缺课旷课。”而学风建设更是被纳入地大留学生的评优评先体系。


  “与中国学生一视同仁,是打造‘留学地大’品牌的内涵之一。”地大国际教育学院、丝绸之路学院院长甘义群说。


  进校时,留学生的基础普遍比中国学生薄弱,多数人连汉语都说不利索,但毕业要求却与中国学生一模一样,都要经历预答辩、发表小论文、大论文外审、答辩,以及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等环节。而且,博士毕业门槛比同类院校高,其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参照的是中国科学院体系,即便如此,也从不对留学生“开后门”。


  这听起来似乎难以实现,但在地大却真真切切地做到了。


  加强过程监控,发挥导师、学生辅导员、留学生管理干部、学生领袖的作用。管理规范后,学生就会把精力集中到“学”上。


  中国学生晚归有门禁,留学生也不例外。今年3月,地大获批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预科教育试点院校,承接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工作。学院为他们定下11点门禁的规矩,一开始教师担心留学生会抗议,然而自从有了规矩之后,留学生也跟着规矩起来,晚归的人越来越少,直至没有。


  中国学生成绩下滑有学业预警,同样,留学生培养中也有学业预警。


  在留学生的课堂上,时常有留学生辅导员前来,观察留学生的上课情况。学业亮红灯,留学生也会被叫到办公室约谈,告知可能产生的后果,屡教不改者到一定程度会有相应的处分。缺课80个课时,就会被开除学籍,足以显示政策在执行上的果决与严格。相关的处分、开除信息还会公示在海报栏、电子屏,用以警示他人。


  学业下滑的留学生会得到导师、组员们的帮助。所不同的是,留学生内部还形成了同胞之间的传帮带。来自坦桑尼亚的博士生托马斯来地大之前,曾被该国总理亲自接见,带着总理的嘱托,托马斯在中国发奋学习,并帮助十几位准备毕业的同学设计研究主题,指导实验仪器的操作使用,修改论文、准备答辩。用同胞们更能接受的思维模式助人,在托马斯看来,“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迅速进步”。


  重在营造科研氛围


  3月30日,2019年第3期《丝路讲坛》,地大东苑报告厅座无虚席。原定1.5小时的报告,近3小时才结束。留学生渴望学习的热情,打动了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柳伟。他激动地说:“这是我见到最渴望学习的学生!”


  中国学生爱学习,外国学生爱玩,是很多人心中的刻板印象。刚入校时,一些留学生也爱骑着电瓶车逛遍武汉的大街小巷。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导师的实验室里,从被动学习转变为发自内心想学。那么,地大又是怎么做到的?


  “重在营造科研氛围,丰富培养体系。”地大国际教育学院、丝绸之路学院副院长许峰道出“秘诀”。今年起,地大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招生指标,全面向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倾斜,全面向高层次人才、教授、博导、优秀青年才俊和有国际合作项目的导师倾斜。以质量建设为本,启动来华留学全英文授课专业项目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进一步丰富留学生培养体系。


  白航与《中国科学报》分享了他的日常。“导师安排我参加每月一次的课题组会议,并叮嘱中国学生在学习上多给予我指导,导师的关爱让我感到父亲般的温暖。国际学生学术互助中心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予我极大帮助,一对一的定期帮扶让我走出科研困境。学术讲座让我掌握了撰写论文的方法与技巧,为我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白航所说的国际学生学术互助中心,于今年1月在地大成立,通过招募以研究生为主的中国学生志愿者,对留学生进行学术帮扶。学术讲座分别是专门针对留学生开设的“丝路讲坛”“丝路博士公益课堂”,旨在通过学术互助,加强学术交流,让留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留学生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学术体系、论文写作规范,以及如何使用外文数据库、Python软件等技能,促进留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地大资助留学生参加主流国际学术会议,对留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还有特别的奖励。通常学生论文获奖,学校奖励导师,而在地大学院层面还会对导师、学生另行奖励。


  机制之外,榜样的力量也不容小觑。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帕斯卡曾要求一些本来可以开卷考试的科目闭卷考试。这让和他一起学习的留学生很难理解,他却说:“我到中国就是来学习知识的,闭卷考试才能检验我的真实水平。”


  如今,帕斯卡成为地大打造“留学地大”的品牌人物之一。他的硕导、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王瑾说:“和中国学生相比,帕斯卡的努力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中国学生都应该向他学习。”


  正是在良好氛围的调动下,留学生对科研的兴趣越来越浓厚。2018年9月,来自苏丹的吴斯迪、日本的大鹿、越南的阮明权主动报名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那是该竞赛第一次允许留学生组队参赛,且不区分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组别,他们一举拿下了大赛一等奖。同类高校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我们根本找不到留学生组队,你们却已经拿下了一等奖”。


  成为孕育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几天前,地大刚刚在越南、老挝成立校友会。校友们擎起一面面巨大的校友旗,心中升起一片自豪。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越南毕业生回到本国大学当教授,老挝能源与矿业部的诸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多数在地大毕业或有过学习经历。


  目前,地大已经构建了完善的“预科—本科—硕士—博士”来华留学教育可持续发展体系。学校有来自110个国家,超过1300名来华留学生,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超过80%。


  之所以重视留学生培养,地大副校长赖旭龙心里有一个重要目标——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品牌。“充分依托我校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学科和科研优势,着力培养一批对中国有感情、有才能的知华、友华高层次来华留学人才,服务国家外交战略,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端人脉资源,不断促进中外学生人文交流和合作,树立中国高等教育良好的国际声誉和品牌,是地大近年来开展留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当然,要吸引更多的留学生,还要让留学生见证中国的巨大变化。新生教育、校史学习、军运会、传统文化活动、市民大讲堂……处处可见地大留学生的身影。他们当中有的人书法比中国学生还好。巴基斯坦、老挝、越南等国的学生积极参加全国留学生作业竞赛并获奖,相关作品刊登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约旦学生多次表示“很喜欢中国,中国非常安全”。东帝汶的学生还利用假期时间,深入中国广西农村开展支教活动。


  学校严谨求实的校风、活泼生动的课外活动,让留学生感到学有所成、学有所值。已在上海创业的地大毕业生贾森,立志做“乌兹别克斯坦的马云”;在导师的推荐下,夏瀚顺利入职桂林理工大学,成为该校首位专业课外籍教师;塞拉利昂贸易与工业部部长桑迪也是地大培养的留学生。


  甘义群笑着说,“我们更希望建设成为地质资源环境领域来华留学的基地、人才中心,人们一提到地质资源环境相关的专业,就想到地大。”


  不久前,“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武汉学院”正式落户地大。这是学校新时代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加快国际化步伐、打造“留学地大”品牌的重要举措,为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增添了新的动能。 《中国科学报》 (2019-10-30 第7版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