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中国科学报]我为什么要画李德威

发表时间:2019-08-14作者:黄瑛 中国科学报 2019-08-14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新闻网点击:


  记得当初刚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下简称地大)时,觉得很不适应,一方面是因为校园环境,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建筑和道路只有垂直线和水平线,不似人文艺术院校那般柔软温情。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各项规章制度,似乎在时刻提醒我,艺术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直到工作十几年后的今年,我才开始真正爱上Ta。好比旧式包办婚姻中的一对男女,未经自由恋爱的过程就生活在一起,相敬如宾。经过各种细微磨合与漫长平凡的生活后,彼此之间慢慢地产生了爱情。这种后知后觉的爱更为醇厚。


  长期以来,不论是我的生活还是学习,始终都与文艺发生着关联。而艺术和科学这两条平行线,似乎永远不可能交叉,这曾是我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这种观念第一次发生转变,是当年我出国留学前,在川大接受培训的时候。


  是时,全班五十多个同学,来自不同高校、研究所,绝大多数是理工科专业,自动化、计算机、航空、医学、地学……人文社科屈指可数,大约只有三四人。但在每天与他们的近距离接触中,我忽然发现,有些同学(包括其中爱好艺术的同学)理解艺术的出发点与从事本专业的同行截然不同,和往常听到的见解也大不一样,颇有意思。不同于艺术零散片段、感性跳跃的思维方式,理工学科要求思考、处理问题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从他们的角度,看到的世界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性。不论艺术或者科学,都是观察、理解、探索和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科学推动社会的进步,关乎物质,文艺感化人的心灵,关乎精神。


  大众审美与当代艺术史的发展,二者之间有着较大的距离,艺术不应仅仅是圈子内的自娱自乐。


  著名美术批评家鲁虹老师的专著《中国当代艺术史》出版后,我曾仔细研读,觉得这样一部高水准的专业著作,应该大力推广,让更多人受益。抛开职称考评等现实问题,在有余力的情形下,我可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在2018和2019年春季,我申请开设了全校通识课《中国当代艺术史》。选修的学生来自各个学院,这也是我第一次独立给理工科学生讲当代艺术史。


  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学生理解力强,对事物的分析客观且不落俗套,有自己的观点;观展后的全班交流环节,有的同学像做科技汇报一样严谨认真,有论有据;对老师非常尊重,如不能按时到课,会按要求写好请假条,不用老师追问原因,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浮夸与张扬。如果让其中一些有天赋的同学来从事艺术,可能会改写一部分中国当代艺术史。这些优秀的学生,“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是地大精神的传递者。毫不夸张地说,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的可敬、可爱。


  有了这样一种转变,这样一种由衷的“爱”,当了解到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科研和工作的情况时,我便产生了用绘画进行表达的强烈愿望。25年时间里,李德威教授在青藏高原从事地质科考,行程8万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敢于攀登地学高峰,利用地质新理论新方法,探索新资源,助力中国南方打出第一口干热岩井,为我国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探索出一条新思路。长期的教学与科研,拖垮了他的身体。在生命弥留之际,他用颤抖的手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2018年9月14日,李德威教授因病在武汉逝世。他建功立业新时代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为了弘扬知识分子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精神,这幅作品采取三联画的形式,着重刻画李德威教授在青藏高原进行地质科考与海南开发固热能源的两个工作场景,中幅着重表现各级部门对他的认可、宣传与推广。山形、花叶、云朵为一条连贯的曲线,共同构成画面上部的边界,类似于山脉的造型,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


  从注重个人体验与表达,强调作品个性化特征,到尝试塑造新时代地学楷模,看似不相关联的两种题材,是由“小我”到“大我”的转变。艺术作为个人情感的表现手段,离不开社会生活这个宏大的背景。这幅作品尚不成熟,与以往的创作题材和风格有较大差异。新题材的尝试还需要多方磨练,才能寻找到最为适宜的表现方法。(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再有一个月,就到了我国知名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一年前,这位研究青藏高原近30年,足迹几乎踏遍了高原每一寸土地的科研赤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在为他挚爱的科研事业拼搏着。


  就在几天前,与李德威来自同一所学校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黄瑛,以三联画的方式,专门为李德威教授“画像”,并取名为《开发固热能 中国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