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中国社会科学网]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全面形成

发表时间:2018-12-05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8-12-04点击:

  绿色生活方式是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绿色转型和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重在落实到每一位公民的日常生活行为中。打造政府企业公众共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绿色行动体系,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全面形成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

  强化绿色生活理念

  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全面形成,必须理念先行,用绿色生活理念引领形成新的生活方式。一是更新思想观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我们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引导民众实现生活理念绿色化,形成以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为荣,以铺张浪费、加重生态负担为耻的社会氛围,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时代风尚。二是培育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挖掘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鼓励将绿色生活方式植入各类文化产品,加强生态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要强化生态文化教育作用,拓展生态文化创建传播体验活动,使人们对绿色生活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转化为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强大力量。三是普及绿色生活知识。要加强生态科学知识教育,建立绿色生活服务和信息平台,传播绿色生活科学知识和实践方法,丰富全民绿色消费知识素养。

  引导推广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促进绿色生活方式形成的核心内容,是推动全民行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消费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与此同时,社会上仍然存在一些奢侈浪费、过度消费等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极大地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绿色消费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引导推广绿色消费,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遏制炫耀性、攀比性、浪费性消费行为日益增长,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存环境,以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实现人类世世代代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目的。引导推广绿色消费,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力所能及的细节着手,规范消费行为,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例如,推广绿色服装、引导绿色饮食、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只有使绿色消费成为大家的日常习惯,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推广绿色消费,改善供给是必要条件,亦即要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完善绿色营销。当前,我国绿色产品供给规模和结构还不能适应绿色消费需求,主要表现为:绿色产品尚未成为衣食住行必需消费品的主流,绿色产业结构不完整,绿色产品营销体系不健全。要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通过绿色消费需求倒逼绿色供给。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绿色产品多元化供给体系,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扩大绿色产品供给,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为我国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贡献力量。首先,我们要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努力发展绿色生产,丰富绿色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提高绿色产品的质量,构建绿色产业链体系,鼓励新业态发展和模式创新,为创造更多优质绿色产品形成新动能、培育新动力。其次,要扩大绿色产品销售,引导流通企业增设绿色产品专区,积极发挥绿色商场在促进绿色消费方面的示范作用,突破绿色产品的供给约束。

  完善绿色生活制度

  绿色生活方式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因而需要加快建设和完善我国绿色生活制度体系。一是加快完善绿色生活激励制度和奢侈浪费约束制度。例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绿色消费积分制,以及完善居民阶梯水价、电价制度等。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追责制度,细化实化政策措施。二是建立绿色消费标准体系。我们应当建立系统科学、开放融合、指标先进、权威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出台快递业、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规范标准。三是健全法律法规。要将生态文化理念融入法治建设,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明确绿色消费的法律地位,明晰生产企业、零售企业、消费者、政府机构等主体应依法履行的责任义务。同时,注重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升监管效能,及时曝光奢侈浪费行为,强化督查执法,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研究”(18VSJ037)阶段性成果)

  (作者:倪琳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