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中国科技网]在长江中游末次冰消期干湿古气候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地大(武汉)谢树成教授团队研究成果亮相《科学》杂志

发表时间:2018-11-06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中国科技网 2018-11-05点击:

  科技日报讯(记者谢宏 通讯员倪倩 周文凤 庞伟红)11月2日,国际著名期刊《科学》刊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冰期终止期I西风带对东亚干湿古气候的影响》。研究成果为预测未来我国东部地区干湿气候的长期变化趋势,并采取具有区域差别的应对策略提供重要素材。

  该文第一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宏斌老师,通讯作者为该校“地学长江计划”工作组组长谢树成,黄俊华教授为论文合作者。《科学》同期还配发观点对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

  我国干湿古气候格局受到古季风与古西风的双重影响,科学家们已经在古季风研究上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果,但有关古季风与古西风的相互作用对干湿古气候时空格局的影响,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成了当前古气候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

  谢树成教授团队以鄂西的石笋记录和泥炭微生物记录为依托,综合海洋沉积物和湖泊沉积物记录,并结合古气候数值模拟,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在末次冰消期存在干湿古气候的三极模态变化,即长江中游地区与华南、华北存在明显差异:当东亚夏季风较弱时,长江中游相对湿润,而华南和华北则正好相反。论文进一步提出,东部地区干湿古气候的这种空间变化主要受控于古季风与古西风的相互作用,这项研究凸显出长江中游在古气候研究上的重要地位。

  以谢树成、胡超涌、黄俊华、王红梅、顾延生、黄咸雨等教授为核心的多学科交叉团队10多年来一直对长江中游的古气候开展系统研究。近5年,该团队已经在《美国科学院院报》《自然?地学》《自然?通讯》《地质学》和《地质与行星科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长江中游古气候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都是在对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以及鄂西溶洞等野外基地进行长期监测和深入研究中所取得的,这些野外研究基地也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施“地学长江计划”关注的重点区域之一。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