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中国矿业报]大地之子

——追记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德威教授

发表时间:2018-10-29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中国矿业报 2018-10-27点击:


李德威教授 陈华文 绘

  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近日来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门收藏该校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生前用过的地质锤、放大镜、罗盘等11件(套)实物。李德威生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大学教授,用过的实物也普普通通,但为何他受到国家博物馆的关注?

  一颗初心交给地质 身为人师无私付出

  1962年6月1日,李德威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农村一个普通家庭里。从小,他就是一个爱思考、爱动手的孩子。每年暑假,李德威白天帮着家人做农活,晚上就在柴油灯下做作业。16岁时,李德威参加高考,在填报大学志愿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当时,他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学地质能找矿,这样就可以让大山脱贫。

  1978年,李德威考入武汉地质学院。上大学期间,他课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为了省钱,他没穿过棉袄、棉裤。大二时,学校将他列为扶助对象,送了条“卫生裤”给他。

  大学毕业后,李德威考取该校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他如饥似渴地求学。后来,他还攻读地球物理学的博士学位。导师杨巍然教授回忆:他的地质基础知识学得特别扎实,知识面开阔,尤其是在大地构造研究中,不迷信现有的理论学说,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

  1985年,李德威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4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2003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从教30多年,他长期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构造地质学》、《大陆动力学》、《构造分析》、《岩石圈流变学》等专业课程,指导培养了百余名博士、硕士和一大批本科生。

  春夏秋天、寒来暑往,为了给学生讲好课,他认真备课、精心写教案、努力讲好课。学生张硕回忆:“李老师讲的第一节课不是学术,而是哥白尼。”而哥白尼为了捍卫日心说、捍卫科学真理,不惜献出生命。

  李德威的研究生学生、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的刘德民说,当初自己没来得及参加毕业典礼,就跟着李老师到西藏科考。毕业典礼那一天,李老师在高原上对他说,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要随波逐流。

  对学生,李德威要求非常严格。学生们几乎都有被他深夜、凌晨回复信息的经历。学生罗行文回忆,无论多晚给他提交研究报告,他总是快速回复,并提出修改意见,经常字斟句酌地修改。为了做好教学和研究,多年来,李德威都坚持工作至深夜,凌晨两点之前很少睡觉。

  教学工作中,李德威对于自己格外苛刻。2008年8月,李德威带着博士生高成等5人,来到西藏卡易错地区做地质教学与研究。有一次,李德威对地质数据放心不下,决定再到野外核对。高成想陪同,但是李德威坚决不同意,“李老师一直到深夜都还没有回,等着等着我们就睡着了。”

  李德威在北京周口店带学生开展地质实习时,关心学生的生活,有时自掏腰包,请班上30名学生“下馆子”。同事张克信教授感叹:“德威对学生、对教学满腔热忱,我由衷敬佩。”

  论文写在中国大地 攀登高峰彰显情怀

  1989年,美国有学者率先提出,以青藏高原为切入点,不断建立超越板块构造学说的大陆动力学理论。李德威很疑惑:为什么青藏高原的原创理论要由西方人主导?他萌生了一个念头:以青藏高原为基地,创建中国人的大陆动力学。

  1990年,李德威参加了李紫金教授负责的“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大比例尺成矿预测”项目,他发现了许多与板块构造学说相矛盾的现象。为了弄清原因,他决定到青藏高原,开展地质考察。

  这一去,就是整整30年!从羌塘到喜马拉雅,从喜马拉雅到可可西里,从可可西里到阿尔金山,从阿尔金山到阿里班公错,从阿里班公错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从雅江大拐弯到川西龙门山,从龙门山到滇东南红河……1990年到2015年,李德威每年都要到青藏高原进行地质调查和研究,足迹遍布高原的山山水水,行程超8万公里。

  常人看来高不可攀的喜马拉雅山,李德威已经翻越过无数次。为了地质调查,他最多一天走了50多公里山路,还总是跋涉在科研队伍最前面,有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小山羊”。李德威为了制作西藏定结县和陈塘区的地质图幅,时常在5000多米的山上“安营扎寨”,吃冷饭冷菜,忍着头痛入睡。荒芜的野外,他饿了就吃点干粮,困了就睡在羊圈里,爬山趟水脚踩冰山雪水更是是平时事。有一次,他在野外被一只凶猛的狗咬伤了,留下了碗口大的伤疤。后来他给家人轻描淡写地说,只是被小狗“亲”了一下。

  经过在青藏高原的实地调查,李德威提出了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用以解释青藏高原上的各种地质构造现象。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洋陆耦合、多级循环、四维动态成矿和地震热流体成因等创新理论,建立了盆山与洋陆耦合的地球内部系统动力学,以及地核与太阳能共同驱动的多级循环地球系统动力学,初步形成了一套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的地学理论体系。他先后获得原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青年地质科技一等奖、学校首批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诸多荣誉。

  俗话讲,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工作者都有祖国。2008年5月12日,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发生后,造成极大的破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迅速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李德威则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报名,和学校有关专家学者共赴灾区,开展调查工作,为抗震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李德威曾说: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太大了,一定要研究预测地震。在地震机理和预测技术研究方面,他不懈地探索。他没有显赫的学术头衔,不单纯为发表论文而做科研,不带功利做研究。从汶川到玉树,他数次自费奔赴地震一线调研,并提出陆内地震的热流体撞击成因假说、地震及关联灾害监测、预测思想与方法等理论。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投身地热全力以赴

  李德威的科学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起来。依据自己的地震成因理论,他进行思考:如果把地下聚集的热能提前缓慢地释放掉,就可以降低地震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地震的震级和破坏性。与此同时,提取出来的地热能可以供人类利用,解决能源危机的问题。

  李德威将目标瞄准了地下深处的干热岩,这是一种深埋地下、温度可达180℃以上的岩石。他提出,将干热岩作为固热能,将是继煤炭、石油后的第三次能源革命,这种能源清洁无污染。

  2017年,李德威根据他创新的干热岩系统理论,锁定海南琼北地区作为重点勘查区,坚信能开发出优质干热岩。就这样,李德威带着他的“地热梦”来到了海南。从2017年12月28日开始,他全身心投入到了干热岩的研究中。

  有人说,李德威“难合作”。“因为合作关系,李教授生前在海南最后的时光,大部分时间都和我在一起。” 恒泰艾普(海南)清洁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宏记得,在一次钻井施工中,李德威根据对海南热源分布情况的分析,突然提出改变钻井轨迹。从工程角度来看,这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整个团队一度为此争执不下。“可是,李教授态度就是很坚决,要求必须改。当时大家都觉得他太固执,但后来的结果证明,他是对的。”刘宏说。

  今年3月23日,经过66天钻探,根据李德威的“路线图”,海南澄迈成功打出中国东部第一口干热岩钻井。他的工作成果,为海南干热岩发电及综合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干热岩勘查、开发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

  琼北实验井的成功,在同仁中激起千层浪。5月4日,李德威在海南组织召开了“干热岩选区、勘探和开发学术研讨会”。没有人知道,此时,可怕的疾病已经向他袭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吕新彪教授回忆,当时他看见主席台上的李德威面容憔悴,手一直在抖。后来,几个学生告知,李德威已经连续几个晚上没有睡觉,熬夜写发言稿,连会议接待都是他来安排。

  病房俨然成办公室 魂归高原精神长存

  李德威忘我地工作,却忽略了健康。从2017年11月开始,他就咳嗽、间断性低烧,几个月都没好,后来忙干热岩钻井项目,一直没有就医。今年4月,医院诊断他患上肺炎,住了8天院,他不顾妻子和医生反对,“逃”出医院。

  李德威的妻子夏芳还记得,忙完海南地热大会后,李德威脸色白得吓人,连站都站不稳。5月12日,李德威再次住院。岂料,他再也没能离开病床。因病情严重,随后从武汉转到北京住院,最终被诊断为嗜血细胞综合征。在北京住院70天,经过4次化疗,病情没有好转,且免疫功能不断下降,各项生理指标也越来越差。

  8月21日,他转院回到武汉的医院进行治疗。他的病情最怕感染,需要隔离治疗。但李德威惦念着科研进度,放心不下地热事业,只要病情略有缓解,就把学生召集到病房开会。病房,俨然成为办公室。随后,李德威的病情越来越重,9月9日,他最后一次召集了10多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病房开组会,边打吊针边听每个人学业进展。生命的最后几天,李德威进了重症监护室,无法正常说话,用颤抖无力的手足足花了10分钟,写下了“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十个字。

  9月14日,武汉的天空乌云密布,凉风阵阵。12时25分,李德威溘然离逝。“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成为他生命里的绝笔……他离世后,其呕心沥血献身地学的故事和专业报国的品质,引发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在人们心中形成强烈的精神共鸣。

  山川呜咽,河水悲鸣。9月27日中午12时,在李德威教授的学生及同事、亲友簇拥下,他的骨灰遵照其遗嘱,撒向西藏冈底斯山脚下的墨竹工卡县甲玛乡拉萨河谷。

  日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追授李德威教授“新时代教师楷模”荣誉称号,并要求广大师生学习他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怀、潜心育人的师德、永攀高峰的精神、淡泊名利的品格。

  李德威,从大地上缓缓而来,他拼搏过、奋斗过、自豪过,尽管教学和科研事业在生命的壮年戛然而止,但是他的名字被人们记住了,他的精神在群山回唱!(作者:陈华文 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