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中国自然资源报]“地质+”的世界很精彩

——地学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现状透视

发表时间:2018-07-19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2018-07-17点击:

  (本报记者王瑜 通讯员张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地质工作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者,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建立健全具有地学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地学类高等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7月6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河北地质大学等35所高校和浙江省地质勘查局联合发起的“ 地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立。成立大会上,部分发起单位的代表作了主旨报告与交流发言,我们或许能从他们的思考、探索和实践中找到答案。

  地大(武汉)——“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双创“地大样本”

  7月12日,以“新时代的中国:湖北,从长江走向世界”为主题的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推介活动中,迎宾墙上一幅《万里长江动图》备受关注。动图气势磅礴,生动展现了长江从巍峨的三峡,经过三峡大坝,穿过武汉城市群东奔入海的画面。该动画是以著名画家施江城的《长江万里图》长卷为基础,并得到对方授权,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毕业生刘于飞及其团队,进行动画创作设计。2015年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毕业后,刘于飞就留在武汉创业。29岁的他,现在是武汉中地地科传媒文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而他只是众多地大学子创新创业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地大(武汉)以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建设“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优化创新创业制度和环境为保障,探索、实践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

  关于“ 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校校长王焰新曾提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3个维度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是基础,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是关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根本。“三融合”模式的构建需要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

  事实上,地大(武汉)也是这么做的。该校教务处副处长庞岚介绍,“三融合”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正在该校系统推进。首先,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修订,由广谱式的大类培养+跨学科培养试点转向跨学科主辅修制为主体的培养尝试。例如:鼓励专业设置创新创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向其他专业开放;专门设置58个创新创业学分,全校学生必修,由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科研训练、论文成果、创新创业实践等获得。其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由点及面。突破固化的体系与模式,跨学科、科教结合、校企结合、教学活动与科研实践有机联系、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形态。例如:该校实施的“高徒计划”,入选学生将优先进入学校各类国际联合培养计划,每届大四学生择优推荐13名赴海外进行科研能力训练。最后,以专业教育为主阵地,嵌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结合的常态化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品牌活动,结合专业教学的竞赛活动,多部门协同设立的创新创业实训与实践项目。如今,随着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项目参与的学生人数已经由最初2011年的149人,增加到2018年的1012人。

  同时,该校还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及平台建设,例如建设优质MOOC课程资源、大力引进通识型创新创业课程资源,目前总计已有1万多名本科生通过网络创新创业课程学习获得学分;开展以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养成为目标的实践实训平台建设,该校与武汉市政府共建“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成立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搭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

  庞岚介绍,该校“十三五”本科教育“十大计划”(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协同发展计划,主辅修、第二学士学位试点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创新创业教育全力推进计划,“本科教学工程”提升计划,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计划,强化教师教学激励与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实践育人培养计划,开放、国际化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建设计划,生源就业质量提升计划)将聚焦“三融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工程。

  成都理工——精准定位寻找适合自身改革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从无到有,从零散向系统深化,学校需要解决我们现在在什么位置,将要向哪里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需要明确一条适合我们学校的改革路径。”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任何志华开门见山地说。

  他介绍,2015年8月,该校以《四川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建设》为题申报了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并获准立项。2017年1月,在已有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该校召开了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办一流本科教育》为主题的教学工作会,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推进。目前,该校创建了以岗位创业教育为基础、以独立创业教育为突破、以提升就业创业质量为目标的全覆盖、深层次、差异化的创新创业三级培育体系。

  为此,学校构建相关保障体系,以问题为导向、补齐短板,学校统筹资源,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五个三工程”(三个课程体系、三级实践平台、三类师资力量、三支管理队伍、三元评价体系),从课程、师资、平台、管理、评价全方位支撑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的顺畅运行。同时,以训促赛、以赛促教,推行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基础,以创新创业三大权威赛事(“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为突破,以其他创新创业赛事为补充的“1+3+N”赛训一体化人才培育模式。

  更为重要的是,该校立足校园,面向社会,打造“一心双环”创新创业生态文化圈。目前,该校突破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界限,突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界限,突破在校学生与毕业学生之间的界限,正在打造一个以成都理工大学校友文化圈为中心,以学校所在辖区政府“ 环成都理工大学知识经济圈”为辐射,全面参与全社会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一心双环”创新创业生态文化圈。

  桂林理工——“三全理念”激发双创热情

  当同学们奔忙于“找饭碗”时,桂林理工大学2013届应届毕业生刘亚东决定自己“造饭碗”——创业。3年后,他所创建的公司年营业额已有150余万元,带动了40多人就业。

  近年来,该校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围绕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创新创业的“三全理念”,取得了较好成果。在“三全理念”的引领下,桂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应运而生。“这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顶层设计。目前,我校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实现100%全覆盖。”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周国桥的发言着重介绍了该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周国桥介绍,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该校修订完善了本科教学工作计划,开设“研究型课程”,完善创新创业学籍管理制度,实行“拨尖人才培养计划”“合作办学计划”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此外,该校跨院系融合、跨专业融合、第一和第二课堂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培养体系:增设课程模块
  及创新创业学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学院,建设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以赛促训,实现专业科技竞赛活动全覆盖;成立一批相关协会,开展创新创业文化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设立第二课堂学分、创新创业学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

  同时,该校构建了以掌握专业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竞赛、以综合能力提升为目的的学科竞赛、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综合竞赛组成的三维度学科竞赛体系,并建立学科竞赛长效机制,使其平台化、项目化、学分化、体系化。这样的长效机制,使竞赛成果显著、学生综合能力明显提高,最终促使学生组建团队,项目落地。

  总之,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该校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文化“三个平台”,出台了《桂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体系。

  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黏合剂”

  学校的教育是源头和基础,而创新创业这颗种子是否能够生根发芽,还需要在实践的土壤中历练成长。而校企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历练成长提供了广阔机遇。

  例如:桂林理工大学依托采取以高校主导、政府部门协调、社会机构参与的方式,按照“校地共建、产学研用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构建“院—校—社会”三级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训实践环节,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实现学校与地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除了高校的主动构建与参与,很多单位也将创新创业作为自身转型升级的“法宝”,浙江地勘局第一地质大队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全国百强地质队,浙江一队多年来一直在寻找适合自身实际的改革发展新路径,以创新创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该队与地大(武汉)共建的浙江地质科技创新创业园,就是立足地质科技创新创业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而创建的。

  在首届“地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决赛现场,记者看到20支参赛团队从水土环境保护、地灾测量与避险、地质科普等出发,结合行业创新型技术,在资源地质环境领域绽放光彩。而“地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成立,实现了地学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未来,联盟也必将承担起培养自然资源行业发展亟须的新时代地质人才、推进自然资源行业领域的科技协同创新、提高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能力、构建以“地质+”为内涵的创新创业文化等责任,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自然资源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