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中国国土资源报]挖掘新时代地质工作的数字财富

发表时间:2018-01-08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8-01-01点击:

  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样的,地质工作也面临着新时代的新内容、新特点。其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地质工作的影响不可忽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2月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那样: “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策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

  “互联网+地学”时代,地球科学、地质工作处在大数据系统中,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数据也产生数据。人被网罗在数据中,不是自觉地去利用数据,就是被数据利用。大数据时代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征是数据链的形成。数据链的基本环节是数据,人类的一切活动产生数据,然后由数据分析整理后变成信息,信息经过研究分析变成知识,经过种种专业化、模型转换、计算变成知识,再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也就是知识经济,进一步转换为物质财富。我认为大数据时代数据链的关键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只有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转换为财富,才能体现数据的价值。这个过程中,又产生新的数据,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现在很多工作都还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

  我们强调大数据,就一定要强调完整的数据链。建立大量的数据库,只是工作的第一步。要把数字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实体经济、变成产品,产品要变成有效的服务。知识如何变成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还有很艰巨的工作要做。有实际意义的产品和财富产出,才算一个完整的数据链出现。大数据时代形成完整的数据链,我们必须追求实现数据链完整的循环。

  第二个特征是数据科学的形成。数据科学按照鄂维南院士的说法,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数据,用数据的方法研究科学”。地质工作离不开数据,就需要数据处理的科学方法。因此目前我们正在编写《数字地质学》教材,要让这门课成为所有地球科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每个行业都离不开自己的数据科学,今后不仅是自然科学,就是文学、艺术及社会科学等都会有自己的数据科学。大数据时代数据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这就必须懂得如何处理分析数据,如何从数据产生知识、再从数字知识转换为数字经济,变成财富。

  不同学科的数据有不同的特点,如地质学是数据密集型科学,其数据大多是抽样获取的,因此具有空间性、时间性、多源性、多元性,另外,还经常具有混合性,即不是单一成因的。还有地质数据的代表性,如获取到的数据是否具有空间位置的代表性、数量的代表性等等都很重要。任何行业的数据都有自己特点,不能笼统地用相同的方法来处理,因此不同学科要有自己的数据科学。

  另外,大数据时代产生了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进行科学研究的切入点或途径,以前是理论科学、实验科学和计算科学,现在是用数据驱动来产生一些结论,即“数据密集型的知识发现”,这是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被称为“第四代科学范式”。同样,大数据时代要培养和建立数字思维、定量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大数据时代有很多新的特色,我们必须要掌握、适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否则就会脱离实际需要。这其中,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我们建议把《数字地质学》推广到地球科学的各专业,就是从培养学生开始适应大数据时代。

  同时,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会产生科学伦理问题,例如原子能技术的发展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纳米技术可以建设一个世界也可以毁灭一个世界。同样,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如果不被保护,就没有隐私可言。因此,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需要科学伦理研究的跟进。大数据时代如何合理有效使用和规范使用数据,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建立全球共同遵守的规则,遵循科学伦理道德,才能造福人类。(赵鹏大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编者观察:大数据很忠诚,它真实记录人们的每个足迹,深藏功与名;大数据很任性,它的分析有根有据,拒绝流言蜚语;大数据很友好,它提供各种权威参考,服务无处不在。世界已经进入由数据主导的“大时代”,谁拥有了丰富的数据,谁就拥有了主动权。作为数据密集型科学和最接地气的科学,地球科学理应站在时代最前沿,建立自己的数字科学,让一个个地质数据变成知识、再从数字知识转换为数字经济,最终变成财富,引领地质事业迈入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