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中国国土资源报]地学长江计划:开放 创新 人才

——专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发表时间:2017-12-07作者:陈琼枝网站编辑:路明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7-12-07点击:

  2017 年11 月26 日,“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简称“地学长江计划”)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启动。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幅员辽阔,涉及上亿人口、多个特大城市,生态系统极其复杂。作为一个由中国地质大学发起的专门面向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性科技创新计划,正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校长所说,“ 到目前为止,国内还很少有高校整合全校力量做这样一个跨城市、跨学科、跨二级单位的大型科研计划”。为此,笔者专访了王焰新校长,就“ 地学长江计划”的初衷与前景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阐述。

  全面开放为国家大政方针服务

  问:“地学长江计划”设立的初衷是什么?

  王焰新:2016 年1 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以“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与国家需求下,“ 地学长江计划”应运而生,为配合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解决长江流域所面临的地质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全方位的科学支撑。目前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科技支撑,而相关学科恰恰是我们学校有特色和有优势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以资源为基础、以环境为导向,地球科学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里面应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从整体上来看,“开放性”是“地学长江计划”的一个鲜明特点。这个开放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对校内开放,在计划初期的启动阶段,科研力量将以学校为主,首先要做的就是整合校内已有优质学术资源,实现校内跨学科无缝衔接,将相关学科的人才都整合进来;另一个方面就是校外开放,在计划推进阶段,联动多家单位,把长江一带有意愿、有基础、有能力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都吸纳进来。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计划不只面向国内,我们还要整合国际资源。2012 年中国地质大学发起了“国际地球科学大学联盟”,邀请了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顶尖高校加入,借助这个平台,也可以将国外的优势资源汇集到“地学长江计划”里来,打造一个国际化的高水准平台,在不断强化已有的优势学科基础上,带动一些新兴学科的发展,比如国家现在急需的地下水污染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湿地保护等学科。

  以水污染治理为例。水污染研究在长江流域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我从事相关研究已经三十多年了。长江流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流域系统,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等一系列复杂因素都决定了长江流域的治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建立全流域治理模式。长江沿线的一些化工企业和重工业对水资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除了工业污染,长江流域作为粮食的主产地之一,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个决策对现在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长江流域来说,是正当其时的。我们的地学长江计划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国家大政方针指引下提出的。通过实施这个计划,为长江经济带战略做出地球科学工作者的贡献。

  多学科联动打造可持续学科生态系统

  问:像“ 地学长江计划”这样一个大型的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将会对我国地质相关的学科建设产生怎样的导向作用?

  王焰新:显而易见,“地学长江计划”涉及到的主要科学目标、战略目标都决定了必须要多学科支撑,包括地质学、地质工程、海洋学、大气科学等地学类学科及相关的土木、环境等工科,还包括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都是“地学长江计划”所需要的学科后盾,这就需要形成一个多学科的联动机制,借助这样一个机制,我们想构建一个“ 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里,不同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是可持续性的、共生共融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科群。而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高校,我们有条件打造一个这样的学科生态系统,就资源与环境问题开展研究,探求多学科合作的可能。对于整个地质学科建设来说,这个计划可以说是一个“学科生态系统”的生长实验,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

  地球科学专业是“地学长江计划”的核心专业。地球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专业。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三深一土”概念——深地、深空、深海、土地,基本上都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内,这对像中国地质大学这样以地球科学为特色的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其中,国家正要推进的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涉及到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等一大批地学类学科,这是传统学科服务国家战略的典型例子,对促进地学学科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实施“地学长江计划”,也是我们学校号召地学界同仁共同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一个集结号。

  要想这个计划产生预期效果,必须“一张蓝图干到底”。国家的战略是全局性的、长期性的,配合国家战略,“地学长江计划”也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计划,毕竟一个“学科生态系统”的真正确立也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已经明确了这个计划2017-2030 年的研究总体目标,在这段时间里,要完成大量的科研工作。要将这样一个跨学科、跨单位、跨时间的大项目做下去,最重要的是坚持。长江流域开展科研的空间是相当大的,前景也是有目共睹的,这样好的研究条件,没有理由不把计划推进下去。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得到来自其他兄弟大学、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尤其是与这个计划所涉及领域相关的企业的支持,最终能让这个计划变成一个能够自我生长的、持续发展的计划,在此基础上,学科生态系统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培养人才建设创新型“双一流”大学

  问:除了科研方面之外,“ 地学长江计划”在大学的人才培养上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王焰新:确实,在我们的设想中,“地学长江计划”在助力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大学里,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培养,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来完成。我要强调的是,这个计划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科研计划,它本身就是一个人才培养计划,是寓教于研的,在整个计划的推进过程中,一定有大量的硕士生、博士生乃至优秀的本科生参与进来,这对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是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可以不断地为国土资源系统输送新鲜血液。我们2013 年就提出来要打造一流本科,如何建成世界性一流大学、国内一流大学?说到底就是靠人才,要从人才培养质量上体现。

  “地学长江计划”是一个以问题为导引的科研计划,在科学家们的反复论证的过程中,必定会凝练出一些科研问题和对现实具有指引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的指向就是跨学科、有组织的创新。创新活动可以分为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科学创新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的前沿研究,技术创新则是从高新技术的前沿研究开始到产品到市场,最后反馈回来,形成一个闭环,最终的反馈又传达到科研领域,如此把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联系起来。简单来说,在这样一个完整的链条中,科学创新指向知识创造,技术创新指向产品创造。现实问题是,在高等学校里面,做科研的人和做技术的人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创新主体之间没有有效率的对话,没有把产学研合作的机制真正建立起来。上下游之间没有贯通,这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成为一个创新国家。

  因此,“地学长江计划”中,我们尝试这样一种思路:地球表层的研究指向环境保护,深部研究指向矿产资源,如金属矿产、页岩气、油气,希望这样能把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贯通。

  在“地学长江计划”启动后,我们会在校内设一个常设机构,由相关领域科学家牵头组成工作组,常态化地进行项目管理推进。纵观整个计划,实际上是以科研项目的推进为抓手,来带动整个计划的运转,说到底,科研就是这个计划的核心。到目前为止,国内还很少有高校整合全校力量做这样一个跨学科、跨二级单位的科研项目。除此之外,在国家层面,我们也会争取一些重大研究课题,做一些研究计划,与长江流域相关的一些重大课题也会努力去争取加入,承担更多的任务与责任。此前我们学校和中国科学院的相关研究所合作,在一些学科比如地球科学、大气、环境、生物等都设立了“ 菁英班”,来推动科教融合。在地学长江计划的推行中,我们也希望能把这些“菁英班”的力量也容纳进来,这是完全可行的。

  而从大局上看,“地学长江计划”在推进过程中,对我们的学生、以后将进入国土资源系统工作的下一代来说,也在不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想觉悟、思想认识。认识改变了,很多问题就从根本上解决了。

  需要说明的是,“地学长江计划”最终形成的成果中,有的是硬成果,是可以直接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这会直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说,“地学长江计划”是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的。


王焰新校长就“地学长江计划”接受采访


王焰新校长(右四)与科考队员在长江科考现场


国土资源部专家组成员殷坤龙教授(右一)在三峡库区考察地质灾害


“地学长江计划”工作组组长谢树成教授在长江流域从事科学考察


“地学长江计划”启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