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地球科学俱乐部:让尘封的化石重获新生

发表时间:2018-11-14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地大之声学生记者张沐情 娄哲威 左卓昕)不久前,由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全国数百所高校共同主办的寻找“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评选结果出炉,我校地球科学俱乐部名列其中。殊不知,这已是该社团第二次获得“全国百强学生社团”的称号。

  540块石头有着540个故事

  地球科学俱乐部成立于1995年,前身是1991年创办的“地球爱好者小组”和“岩矿爱好者小组”,从创立至今,地球科学俱乐部立足地学科普,传播地学文化,发展到今天,融合了一代代“地科人”的心血。“目前,俱乐部内的化石、岩石和矿物等现存标本540块左右”,俱乐部理事长刘方凯介绍,“俱乐部里的石头,都是大家自发在武汉周边寻找,自己采集岩石充实标本库,再加上购买的以及与其他社团进行交换,通过不断地积累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丰富的标本库。”

  赵云逸是2017届的毕业生,谈起大学时期在地球科学俱乐部采集矿石标本的经历,可谓滔滔不绝。2013年寒假,俱乐部成员去北京中科院参观期间,大家一起前往中国地质博物馆。当时社团还处于建设之中,成员们外出期间都担负着寻找岩石标本的任务,大家自掏腰包在博物馆买下辉锑矿石标本。“当时社团资金不足,就只买了一根特别短的岩石标本,和手指差不多长,像根牙签一样,大家却都拿它当宝贝,用纸包了好几层。”2013年暑假,社团组织“三下乡”活动,去朝阳做地质遗迹保护的社会调查。因为当时盗挖和非法贩卖的情况很严重,当地人并不相信同学们“做调研”的说法,戒备心很强,于是大家只能拎着地质锤,自己沿着乡间小路去调查。赵云逸感慨道:“那个时候大家热情高涨,对于化石标本的保护工作都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大家寻找岩石标本


矿石照片


标本照片

  目前,地球科学俱乐部已经成为一个拥有科普部、宣传部、外联部、文案部、内务部、财务部六个部门的社团,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以友爱、互助、创新、参与为宗旨,为普及地学知识和地学文化共同努力。

  对外搞科普 对内搞科研

  地球科学俱乐部何以从众多社团中脱颖而出?刘方凯认为,地学社团的学科特色具有显示度。作为中国大学生社团中为数不多的地学类社团,地球科学俱乐部一直秉承着“对外搞科普,对内搞科研”的理念,邀请过校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专业讲座和辅导,并主动开展科研活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社团成员。同时社团还举办或参与了很多面向校内外的化石岩矿展览活动,如“世界地球日光谷广场大型图片展”“武汉高校化石巡回展”“三叶虫化石大型专题展”等,为校内外对地球科学感兴趣的人科普相关知识。


校内展览活动


中小学巡展

  最近两年,地球科学俱乐部和逸夫博物馆联合开展一些科普进校园的活动,大家走进地大附校、湖北省实验小学针对中小学生进行科普宣讲,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地学。“每次去小学的时候,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睛,忽闪忽闪的,觉得十分充实、满足。在其他大学进行地学科普的时候,又能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李四光学院的朱嘉宁说,“上次去其他院校做科普,认识了一个学绘画的同学,她给我讲了很多矿物在做颜料时的用途,非常有趣。做科普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

  “互联网+”助推地学科普

  而在谈到发展愿景时,刘方凯表示,地球科学学院目前计划将地球科学俱乐部、天文爱好者协会及逸夫博物馆讲解队联合起来,成立“地学之光”讲师团,与社会媒体合作,举行校外科普展览活动。他们还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社团微信公众号推出扫码功能,只要扫描岩石标本旁的二维码,便能获得标本的详细信息。这旨在更好地履行社团科普地学的职责,扩大社团的影响力。

  地球科学俱乐部的指导老师宋海军教授表示,俱乐部给喜欢地学、热爱地学的同学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组织和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一方面锻炼成员能力并积累经验,另一方面让更多的人了解地球和热爱地学。俱乐部的持续发展,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激发他们对地学的热爱,对公益活动的热爱。从这个角度来说,地科俱乐部对地大而言,已经成为学生社团的一个品牌。今后,我们要共同努力,擦亮地球科学俱乐部这张文化的名片。”